当前位置:评价网 > 高考咨询 > 高考资讯 > 高考信息 > 正文
中美高校招生的“考=录”与“考≠录”(5)
作者:半月谈网 来源:半月谈网 发布时间:2011-07-15 11:32

 

 

要是考≠录,我真的很担心这在中国会不会造成孩子更大的压力。一个简单的等法已经被中国教育复杂化了,一个没有定论的选拔,会不会有更多的内幕交易?标准如何考量?真是不敢多想。——严颜

高考的录取标准30年没有太大的变化,社会上呢,文凭和能力的角逐却早就沉淀出了一个二元世界。在唯结果论的私有经济领域里,文凭只剩下了唯一的作用,敲门砖。政府控制的机关部门里,文凭的独特魅力还能勉强维持下去。我从来不觉得文凭上写的是北京大学(微博)还是北京科技大学,这种微小的差别有什么影响;也不觉得有没有本科学位证,是评定一个人是不是能有光明未来的重要标准。郭德纲说的:我不想自己的儿子衬10个文凭,最后在家里饿得跟灯一样。只有极少数把上学当做事业的人(这种人国外也有),把高考的胜利当做体现自我价值的毕竟渠道;剩下的人,能上个大学就行了,重要的延续一生的自我教育。至于说“考≠录”啥时候能实现,我觉得啥时候民办大学能办到211的水平,能吸引211大学的潜在生源来报名,才能实现考和录的软着陆。如果指望教育部一纸批文改变这一切,那一定是不可能的,需要民间力量来共同改变。——马超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分享到:
[发布者:yezi ]
  相关阅读:  ·沈阳三高中生伤同学落法网 法律“放”他们高考  ·艺考生需战胜自卑心理 制定循序渐进复习计划  ·生源骤减 本科扩招 政策瓶颈 考验艺术高职院校  ·学生高考后苦恼多:“上大学突然不会学习了”  ·上海师大来自23省市5200余名新生顺利入学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