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高考咨询 > 高考资讯 > 高考信息 > 正文
中美高校招生的“考=录”与“考≠录”(3)
作者:半月谈网 来源:半月谈网 发布时间:2011-07-15 11:32

 

争夺生源的内在驱动力,是为前几年国内大学由于评比升级而竞相大量贷款,希望借助于生源的争夺,为自己树立名气,多收学生,多创些收入还贷;同时,学校教职员工的福利,也有很大部分来源于学生的学费。复旦的“预录取协议”无法律依据和意义,上海交大的小动作也不高明。总之,一,国内的高校,行政化依然严重,部分教师带头追求权与利,重心既不在教学也不在科研,教育质量堪忧。二,虽然一考定终身的模式已经改变,但是,应试教育,以分取人的旧机制依然在实行,高考时的分数高就是好学生,就是未来的栋梁之材,没有大的改观,全面科学考量工作进步不大。真怀念蔡元培时的北大,培养的绝大部分都是热爱科学与民主的先进分子。——栗彦卿

这种现象也许能回答钱老的疑问了,中国的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大家?难道说高考用分数衡量出来的人,将来就一定能成大家吗?事实证明:很多的高考状元,后来也是发展平平。高校练好内功,人家会不请自来的。为争夺优质生源而使出浑身解数,恰恰是高校自身底气不足的表现;恰恰暴露了高校对自己没有信心。在招生乱象下,我们应该挺一下南方科技大学的朱时清校长,他正在走一条“考≠录”的新路。——文海

前几天复旦和上海交大的生源之争令人啼笑皆非,大学不把力量放在提高教学质量上,不去尽力提高学生的能力,反而去争抢没有入门的考生,这是一个什么情况?从没听说过国外知名大学干这种事的,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如果你的综合实力提高了,还怕人家不来吗?看看港大,这才是你们努力的方向。——李特

高考的意义之重大不用多说,据说每个人在经历高考后的八九年后都偶尔会在梦中出现高考考试时卷子没答完的情况,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梦见自己在时间到了后发现卷子的最后一页一片空白,当时的绝望无以言表。惊醒后发现大汗淋漓。我记得第一次高考在做理综的时候基本上是空白卷,本身底子差加上基础不牢当时脑中一片空白。最后十五分钟一直在发抖,哭着走出考场连下午英语都不想考了,当时铁了心一定复读。高考制度之不公和一考定终生的确是要改改了。——胡倩

国内的教育制度毒害了多少人,都已经数不清了。在以分数为大学录取的情况不变的情况下,任何素质教育的幌子都是浮云。至少目前为止我看不到,教育质量能提高的任何效果。名校暗战在这样的情况下屡出不穷也就理所当然了。不过在生源逐年减少的情况下,也许分数不是唯一标准的那一天不远了。——杨文

每年高考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现在要思考的问题是,假如取消或是改变高考制度,在人情社会根深蒂固的中国,故有问题是否真的可以得到解决,以及是否会产生新的问题?改革,尽管无法预计所有的问题,但是前期尽可能思考深入全面,总比只为了避免“抢生源”来得更有现实效用。——小迷

高考每年都是必谈话题,仿佛考一次就触动一次大众的神经。几家欢喜几家愁,看着那一串数字组成的成绩,居然想不到这几个成绩就决定了自己未来的命运。改革势必会产生一连串争议和讨论,但改革确实势在必行。——贝拉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分享到:
[发布者:yezi ]
  相关阅读:  ·沈阳三高中生伤同学落法网 法律“放”他们高考  ·艺考生需战胜自卑心理 制定循序渐进复习计划  ·生源骤减 本科扩招 政策瓶颈 考验艺术高职院校  ·学生高考后苦恼多:“上大学突然不会学习了”  ·上海师大来自23省市5200余名新生顺利入学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