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科教新闻 > 百家争鸣 > 正文
随迁子女异地高考无门 “市民待遇”成空谈
作者:张艳铃 来源:财新网-新世纪 发布时间:2011-03-28 12:05

户籍限制的呼吁书。

随呼吁书一同递交的,是一本厚厚的蓝色签名册,上面已有1.9万名家长的签名。这些家长,从外地来京打工多年,孩子亦随自己在北京读书。然而,根据2005年所确立的高考报名“学籍、户籍”双认定原则,他们的孩子必须回原籍参加中考、高考。如此一来,由于两地教学内容和考题不同,考试成绩必然受到影响。

仅北京,就有40多万在读学生没有北京户口,他们往往读到初中或高中,就不得不和父母分离,回户籍地就读。这已是家长们的第九次行动。此前七个月,他们每月都到教育部递交一次联名信和建议书,希望允许2011年在京读书的外地孩子能够在北京报名高考。不过,他们的诉求始终未获实质性回应。

直到“两会”期间,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的表态,让他们有了新的希望。2011年3月10日,袁贵仁在人民大会堂北厅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随迁子女如何参加高考很快将出方案,目前正在加强调研。”

他介绍,教育部认为农民工进城是趋势,也是城市建设所需要的,如某城市觉得父母应当和可以在城里工作,就业证、暂住证齐全,“那么我们认为,城市就要负责他的孩子上学问题。”

然而,据财新《新世纪》记者了解,这份“很快将出”的文件,尚处在讨论、调研阶段,目前仍没有具体的可操作方案。

流动人口高考诉求

家长们的麻烦,源于中国政府加强对高考移民的管制,而强化了按户籍地报考的原则。其问题凸显,始于2005年。彼时,高考移民之风越演越烈,多例“集体高考移民”“移民状元”曝光,甚至酿成公共事件。

所谓的高考移民,源于中国高考录取的分省指标制,其最主要的做法,是各高校在招生录取时,分省份、分专业,差别性下放录取指标。前教育部考试研究中心主任赵亮宏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所谓的分省指标制,从计划经济年代延续至今。决定录取指标的因素很多,包括地区历史文化、就业分配、地方财政投入等多种因素。

不同区域差别对待,造就了高招录取的两类“特区”。一是为兼顾不同地区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各高校向教育欠发达地区以较低分数线倾斜招生,或是额外投放招生名额。因而,不少来自发达地区成绩普通的学生,纷纷以迁户口、开假证明等方式,向新疆、宁夏、海南等地“移民”。

另一类特区,源于高校招生向本地生源倾斜。赵亮宏介绍,这与地方性大学由地方财政支持有关。理论上,中央部属高校则由全国纳税人支持,应各地区一视同仁,但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的《大学招生考试制度改革调研报告》显示,诸如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等国家重点支持的“985大学”,在本地录取考生达到招生总量的30%到40%,甚至50%。北京考生考取北大的机会要比山东、河南等省的考生高出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显然,两类“移民”都占用当地招生指标,因而地方舆论对“移民”现象抨击强烈。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民认为,高考移民的产生,“其根源在于教育资源的区域间不平衡,在于教育公共财政投入的机制不合理。”

但2005年对高考移民的整治,并未从此根源入手,而是进一步强化户籍、学籍制度。根据教育部与公安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做好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生报名资格审查工作的通知》,高考报名采取“学籍、户籍”双认定原则,即高考报名以考生户籍为主,并要求其在本地区高中就读一定学习年限。

这一规定加大了“移民”难度,短时间内遏制了高考移民。然而其副作用很快显现。一些有学籍、无户籍的随迁子女,失去了在居住地高考的机会。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分享到: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浙江大学:院士出任大一新生班主任  ·学者热议:个性教育能解决教育不公吗?  ·求职应聘的过程中 简历高度相似 优才难以胜出  ·高校录取通知书拼“个性” 是作秀还是创新?  ·北京市无小学生性教材编写计划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