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考研资讯 > 招生信息 > 正文
2011全国招收49.5万研究生 学术型研究生缩招(3)
作者:评价网 来源:评价网 发布时间:2011-04-12 12:01

  三、2011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研究生招生工作总体思路和重点工作

  (一)充分认识研究生招生工作面临的新的形势、任务和要求。

  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的召开,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对我国今后现代化建设将产生深远影响,特别是教育规划纲要谋划了未来十年教育改革发展蓝图,对高等教育包括研究生教育做出了全面部署,以提高质量和促进公平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两大重点,对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快创新人才培养步伐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更高要求。

  我国学位研究生教育走过了三十年的历程,三十年以来,基本建成了中国特色学位研究生教育制度,基本实现了立足国内自主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战略目标。累计培养了33.5万博士毕业生,273.2万硕士毕业生,为社会主义建设在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面对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和教育形势的新发展,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仍然任重道远。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为标志,我国高等教育站在了由大到强的新的历史起点上,从过去的“穷国办大教育”到今天的“大国办强教育”,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变和跨越。要从这个定位和格局出发,全面审视和把握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新的阶段性特征,在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中妥善处理和解决好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四个不适应。

  一是人才培养模式与选拔办法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要求不适应。主要表现在: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批创新人才,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重知识传授和学术继承,对考生综合素质和科研创新潜质考查、培养不够,缺少对研究生学习表现的动态评价和淘汰机制。国务院学位办组织中国博士生质量报告显示,对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方面最不满意的就是创新能力不足。

  二是人才培养的结构和选拔模式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不适应。主要表现在:虽然我国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研究生教育大国,培养数量已经不是发展的瓶颈。但是结构性矛盾突出,层次、类型和布局结构还不能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不足,中西部地区高层次人才相对缺乏。

  三是招生制度和管理体系与创新人才选拔和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的主体地位不适应。主要表现在:虽然研究生招生考试体系相对完备,管理制度也较为健全,但是在发展观念、质量观念、人才观念方面依然相对落后,选拔评价方式、手段单一,重视知识层面的测试,创新能力和潜质的考查不足,还不能很好地适应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选拔的需要。在具体招生过程中,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相对分离,基层学术组织和导师在研究生招生中的学术地位和作用还没有得到很好和充分的体现,不能适应管理体制改革和现代大学制度完善的需要。

  四是不正之风对招生考试的干扰和破坏与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公正的期待不适应。主要表现在:招生考试的公平公正理念深入人心,但是社会诚信体系不健全,社会不正之风和人情风对研究生招生干扰严重,特别是考试作弊高科技化、团伙化和社会化趋势,对教育考试安全危害极大,目前,在保证考生入学机会公平,维护考生权益方面的体制和机制尚不健全,防范和打击高科技作弊还没有特别的有效手段。

  上述四个不适应,需要我们在新形势下遵循教育规律和高层次创新人才成长规律,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以提高质量和促进公平为核心,科学谋划和推进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加强招生管理,推进依法治招治考,着力解决研究生招生存在的问题。

  (二)今年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思路和重点工作。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就是围绕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工作任务,狠抓落实,推动研究生教育特别是招生改革方面,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迈上一个新台阶。概括起来讲就是推改革、保安全、促公平。

  1.推改革。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要以改革推动发展,以改革提高选拔培养质量,以改革增强活力,以改革促进公平。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六大重点领域之一,教育规划纲要明确了改革的方向,关键是抓落实。

  一是要明确改革的原则,坚持“四个有利于”。即在选拔方式上,有利于优秀和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在制度设计上,有利于高等学校进一步体现选拔的主体地位;在保障机制上,有利于维护公平公正;在管理办法上,有利于考试安全有效。

  二是要科学谋划,系统设计改革路线图。首先是要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根源有清晰的认识。其次是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好的经验既有共同的发展规律,又有其生存的土壤。需要认真分析,不可盲从。实践证明,囫囵吞枣、简单照搬的改革肯定是不成功的。再次,要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高层次创新人才成长成才规律,用科学理论武装研招改革,同时,还要看到,招生工作与研究生的培养和本科教育密切相关,与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资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密切相关,要立足研招,着眼全局,统筹规划,这样才能理顺体制和机制,促进研究生教育健康发展、科学发展。

  三是抓关键,求突破。当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核心是提高质量,龙头博士生教育。现在看,在博士生招生中最突出、最迫切的是在体制机制上如何解决好拔尖创新人才选拔的问题,特别是如何加强科研创新能力这一博士生培养关键环节的考查。今年将把博士生招生改革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加大力度予以推进,在广泛调研和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出台博士生招生改革的指导意见。

  硕士生招生改革相对博士生招生要复杂得多。现在看主要是制度体系问题,目前这套管理模式是80年代建立的,可以说,对小规模的招生是十分有效的,对保证质量,树立其在社会的公信度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这种作用今天看了依然有效。但是,研究生教育发展到这个阶段,这套制度体系也确实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要在新的形势下研究如何明确政府管理权限和职责,转变政府管理职能,统筹协调行政和学术权力等问题。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学校更好的选拔人才,提高选拔质量,而不是为了管而管,更不是为了束缚学校优秀人才的选拔。所以要围绕着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这一根本原则,深入研究研究生招生权责关系和管理方式等问题,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该管的一定要管住,不该管的要交给学校自主决定。这些都需要站在更高的层面、用更宽的视野、更新的角度认真分析研究,提出改革设想和实施方案,从而推动研究生招生管理机制创新,为研究生招生科学选拔人才提供制度性保障。

  2.保安全。我们常说,公平竞争公正选拔。考试安全是公平竞争的前提,没有考试安全,公平竞争就没有保障。当前考试作弊形势的严峻,大家有目共睹。必须下大力气、下大功夫解决好考试安全问题,让领导放心、让百姓满意。今年二月份,我司在天津召集了部分省级招生考试管理机构和国家及省级无线电管理部门参加的研讨会,专题研究防范、打击高科技作弊问题,认真分析和研究了当前高科技团伙舞弊的技术特征、组织方式和活动特点规律,认为考试作弊,即使是高科技作弊也是可防的、可控的。要按照“人防技防结合,防范打击并重,教育法制齐抓,教育和公安工信等部门共管”的思路,加强硬件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和责任落实的机制建设,建立起有效的防范和打击考试舞弊的体系。

  一是进一步推进标准化考场建设。最近教育部和财政部专门发了文件,要求各省做好标准化考场建设的规划和标准制定等准备工作,这是难得的机会,在建设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结合高科技团伙舞弊的技术特征、组织方式和活动规律,采取什么样有效的防范措施。目前高科技团伙舞弊技术上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视频信号,另一类是音频信号。对于视频信号的作弊只要考务人员加强责任心、加强监管,是能够有效防范的。对于音频信号,有模拟和数字两种,目前对模拟信号的阻断、压制、干扰已有一些办法,对于数字信号的防范还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但是,在查获的考试舞弊案件中发现,相当数量的作弊是通过耳麦形式传递答案的,这种作弊方式,必须要有信号接收设备,而接收设备和耳麦之间信号的传递技术简单,在阻断和干扰方面是可以找到技术突破的。希望各省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根据这些新特点,与本省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一同进行技术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研制出在考场使用的防范效果好、成本低、对人体健康影响小的设备,为考试安全做出贡献。

  二是启动考务管理改革。防范高科技作弊要打组合拳。不仅要在信息技术手段上下功夫,还要在自身管理办法上做文章。比如现在作弊一般是开考后将试题内容外传,一小时或一个半小时后将答案传进考场,可以根据这一特点,采取“一题多卷”、“一卷多卡”、“分段收卷”等方式进行防范。这个题目要作为本次会议讨论的一个重点,请省市从技术上和考务管理上认真讨论其可行性,特别是操作层面的可行性,以及相关配套措施能否给予保障,比如阅卷体制要作相应调整,试卷本地扫描、本地评卷等都要一并考虑。如果这项改革能够成功,对于防范高科技作弊将有重要意义。

  三是建立对监考人员的管理和监督有效机制。防范和打击高科技作弊,除了技术和管理模式外,最关键的还要靠监考队伍。只要监考人员有责任心,任何作弊手段都很难得逞。所以,要认真研究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办法,建立一套有效的奖惩机制,使考试安全能够从管理机制上得到保障。

  四是推动考试法规建设。除继续协调有关部门推动考试法立法工作外,我们正着手进行18号令的修订工作。要根据当前高科技作弊的特点对违规行为判定和处罚措施进行相应修订。要通过推动考试法规建设,推动依法治考,对考生产生威慑作用。

  希望大家在这次会上,对考试安全的各个环节进行认真梳理,把所有能想到的办法都列出来,一件件研究,尽快把防范、打击高科技作弊好的思路转化成工作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尽快整合各方面力量,形成防范打击合力。尽快落实各项措施,使2011年考试安全工作形势有明显好转。

  3.促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招生是教育的起点,如果招生做不到公平,就谈不上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公平,这也是社会和老百姓对招生工作特别关注的主要原因。随着研招制度改革的深化,招生自主权的下移,在推免、复试、录取、调剂等环节上还存在着如何使程序更加规范,过程更加透明等问题,因此,维护研招公平公正的任务更加艰巨。要借鉴高考实施阳光工程的经验,在制度建设、信息公开、优化服务、监督保障等方面做实做细,努力把研招工作在公平公正方面做得更好。

  同志们,当前研究生招生工作面临着难得的改革发展机遇,同时面临着严峻考验,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要坚持改革创新,继续解放思想,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把思想统一到教育规划纲要上来,把行动落实到研究生招生实践中去,以推改革、保安全、促公平的扎实业绩,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分享到: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湖北公布明年研招细则 设28个现场确认报考点  ·上海2012硕士研究生招生考网上报名注意事项  ·2012年上海硕士研究生入学考报考点信息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出炉 北大清华浙大居前三  ·安徽工业大学多举措做好新学期学生工作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