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郭建民(微博)在会上做报告 新华网哈尔滨10月27日电(记者 李建平)在刚刚落幕的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暨高考研讨会上,黑龙江省知名教师、哈师大附中高级教师郭建民在报告中指出,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和学生要抛弃围绕教材死记硬背的传统打法,应围绕高考试题和考纲培养学生融会贯通能力,才能在高考中取得满意成绩。 郭建民表示,如今教材在高考命题中的作用发生很大变化,教材不再是备考唯一的资源,而成为高考命题的背景与依托,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改变从前的学习方式,围绕高考试题和考纲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不断完善学生知识结构。 郭建民解释说,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和学生要根据高考试题的高频考点确定教材的主干知识和教学重点;根据高考试题完整准确阐释教材重要概念;根据高考试题宏观、微观结合,准确把握历史事件;根据高考试题研究命题趋势。要淡化历史结论,突出考查学生学习过程,强调重要概念的阐释,突出学科素养的考查,通过新材料创设新情境,使命题视角体现新的观点。
会后,专家学者与郭建民进行交流研讨 总结近年高考,郭建民发现了学生在考试中失分的几大原因:考生的阅读能力即从试题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不足,对历史事物认识不全面、对历史概念理解不到位,历史思维能力欠缺,知识迁移能力不够,教材知识体系缺陷,学科素养缺乏等。“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在日常学习中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史料能力和解题能力。”郭建民说。 “此外,正确处理选修与必修的关系也十分重要”郭建民认为,要充分认识选修是必修的延伸和补充,是主干知识的细化,选修对学生超越教材的能力要求更高,而将选修纳入必修复习,对学生成绩的提高帮助更大。 据了解,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10月22日至24日在武汉举行,教育部考试中心专家、高校历史学科教学法专家、中学教学备考专家等业内顶尖专家和学者围绕“新课程教学与高考改革、高三学生如何科学备考、教师如何科学教研、英美历史学专业比较”等课题进行了专业研讨。 |
[发布者:yezi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