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治理择校费有了时间表。日前,教育部在其网站“起誓”:5年内解决义务教育的择校乱收费顽症,并且给出10条指导性意见。 出现择校的根源在于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因此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成为解决择校的根本之策。优质的教育资源确实要再多起来,但这个“多”,不应只是数量上的多,而是更加多元化。 择校实际是为了日后的“择业”,几十年来的传统思维就是,“学”的好,便容易找个好工作。以此倒推回去,便使得家长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都谋求为孩子找个“好学校”,自然,这个好,很多时候可以用“高升学率”来代替。 通常所说的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就是指的让更多人能够就读这样的高升学率的学校。常识告诉我们,即便每个学生都能进入这样的学校,那按照分数高低这样一种单一的标准,能够进入“优质”的上级学校的学生毕竟仍是少数。中国教育所形成的金字塔模式仍旧改变不了。 如果说能不能公平地上学是教育的外部问题,那么怎样读书、学校应有怎样的教育理念,就是教育的内部问题。解决择校问题,则可以将这两个内外问题统筹考虑起来。 事实上,择校这种外部问题,已经进一步异化了一些学校的教育理念。一些学校为了多收“择校”生或不失去“好生”,将一部分“优生”集中起来编入快班,配备好教师进行“因材施教”,而忽视了大多数学生;有一些学校为了“应试”,提高知名度,不执行课程计划,削弱德育和音、体、美、劳等学科,任意延长学生在校时间,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严重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这就要求,在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的同时,将一种因材施教、多元发展的教育理念推广开来。 这首先是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事情。对所有属于义务教育范畴的学校,决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在对各学校的考核上,决不能以升学率高低为唯一标准,对升学率差的学校就施以歧视或变相歧视。 其次,那些以往不被人待见的学校,既然在升学率上不能与名校相抗衡,那就发现并拓展自己的长处,真正将为了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办学的理念,以此来吸引家长的目光。 当然,最终的,还是一个全社会理念的转变。唯分数论已经被批驳了这么多年,可现在还是甚嚣尘上,足见转变理念是多么困难;那么,接下来的5年内,能否做到,让我们拭目以待吧。(王子明) |
[发布者:dongdon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