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9月3日,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本科新生入学报到。该校拟清退307名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消息,震动了初入大学的新生。据了解,硕士生学习年限最长不应超过4年,博士生最长不超过8年。相关院系正在上报对拟退学学生的具体意见,学生最终是否退学将由该校校长会议研究决定。届时,学生如对退学有异议,可提出申诉。(9月5日《中国青年报》) 毋庸置疑,研究生教育应该保证其含金量,不能让不具备研究生资质与能力的南郭先生滥竽充数。华中科技大学敢于自亮家丑,拟对307名“超学时”研究生进行退学处理,体现了对社会负责、对学生负责、尊重学术的态度,对其他学生也能起到警示作用。 尽管此次拟清退的人数不算少,但与学校研究生总数相比,比例并不算高。去年末的统计显示,该校共有研究生17694人;拟清退研究生只占1.7%。而去年举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高端论坛上,由武汉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共同完成的“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课题调查报告显示:近63%的受访者认为:与5年前相比,硕士生的生源质量“略有降低或明显降低”。只有 37% 多的人认为,高校现有的教学条件可以适应研究生招生规模逐年扩大的要求。多达60.5% 的人认为,应压缩招生规模。因此,要解决研究生培养质量下降的问题,不能忽视研究生招生泛滥、教育质量、生源质量下降等现实问题。 近年来,大学扩招,给不少学子创造了上大学、读研究生的机会。不少大学招研究生比招本科生还多。有的导师因为带的弟子太多,或者忙于在外创收、走穴,有的甚至不认识自己的弟子,根本没有多少时间与精力指导自己的弟子。这对研究生们也并不公平。有的学生可能也尽力了,但是由于得不到导师指点,论文从选题到创作都是盲人摸象,或者少数学生的才智根本达不到研究生水平,要他们在核心刊物发表多少篇论文,才能毕业,这不是有点难为他们吗?可能会把其中一部分学生逼进复制、粘贴、甚至请枪手写论文充数的境地。 透过华中科技大学清退“超学时”研究生的新闻,更应该反思当前的研究生培养体制,即如何克服研究生招生过多过滥与教育过程粗放的问题。既要严格毕业把关,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又要保证研究生们获取相应学养的权利,毕竟他们也付出了不菲的费用和不少精力。 为了让研究生培养机制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笔者建议:严格毕业条件,严把出口关的同时,应该少招、精招,把住入口关;其次,教育过程一定要“施足水肥”。否则,除了像华中科技大学这样负责任的大学,清退“超学时”的研究生以外,更多学校却成了文凭“批发商”,博士硕士“满天飞”,导致研究生真正贬值。这显然不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应有之义。 |
[发布者:dongdon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