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科教新闻 > 正文
教育改革与发展,需依靠“举省体制”
作者:熊丙奇 来源:熊丙奇的博客 发布时间:2010-09-07 13:15

 9月1日,广东省教育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省委书记汪洋强调,要举全省之力,共同谱写广东教育发展的新篇章。围绕“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普及化、终身教育全民化、教育合作国际化,到2020年,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核心,与港澳紧密合作,把广东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省,打造成为我国南方的教育高地。

 

 

“举全省之力”,对于正在推进落实的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各地具体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来说,不是一句套话,而是一条必须依靠的途径。解决我国长期以来积累的教育问题,需依靠“举省体制”。具体而言,包括以下三方面。

 

 

其一,教育经费的省级统筹。公平与质量,是全国和各地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议题。而无论是提高教育质量,还是扩大教育公平,都少不了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在教育投入方面,提到两点,一是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在2012年达到GDP的4%,二是省级政府对教育的统筹责任。在笔者看来,强调省级政府对教育的统筹责任,既是教育资源配置模式的改革,也是保障财政性教育投入达到GDP4%的条件之一。这对我国教育发展至关重要。

 

我国目前存在严重的教育不均衡问题,主要是以县乡财政为主保障教育经费的教育管理模式。由于县乡财政实力不同,对教育的保障力度也就不同,进而出现教育发展的差异,也派生出择校问题、教师待遇问题、代课教师问题。近年来各地教育部门为消除择校热、解决教师待遇、解决代课教师问题,采取了一些措施,但以县乡财政为主的基本模式未调整——— 教育部2010年工作要点中,在谈及均衡义务教育发展时,也强调县域内的均衡,包括教师和校长在县域内的交流、轮换——— 所以,教育的不均衡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教师待遇问题、代课教师问题还继续存在。以广东为例,政府曾明确制订今年内解决代课教师问题时间表,然而一些地区的代课教师问题还很严重,一些地方教育部门并没有“代转公”的积极性,在清退代课教师之后,又出现“临时代课教师”和“合同代课教师”,这背后的实质问题是,代课教师转为公办之后,需要当地财政更大的开支。如果以省级财政统筹来支付所有教师的工资,这一问题当不会再存在,而破解省域内的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才有基础。

 

 

其二,教育改革的各部门协同。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中,人们把教育改革,理解为教育部门的事。然而,教育改革,不只是教育内部的改革,它涉及各个社会层面,甚至包括就业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社会福利制度改革。今年8月,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成立,成员单位包括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编办,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20个部门,这种组织架构,显示出全面推进教育改革的决心。

 

9月1日,广东省教育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省委书记汪洋强调,要举全省之力,共同谱写广东教育发展的新篇章。围绕“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普及化、终身教育全民化、教育合作国际化,到2020年,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核心,与港澳紧密合作,把广东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省,打造成为我国南方的教育高地。 “举全省之力”,对于正在推进落实的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各地具体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来说,不是一句套话,而是一条必须依靠的途径。解决我国长期以来积累的教育问题,需依靠“举省体制”。具体而言,包括以下三方面。 其一,教育经费的省级统筹。公平与质量,是全国和各地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议题。而无论是提高教育质量,还是扩大教育公平,都少不了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在教育投入方面,提到两点,一是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在2012年达到GDP的4%,二是省级政府对教育的统筹责任。在笔者看来,强调省级政府对教育的统筹责任,既是教育资源配置模式的改革,也是保障财政性教育投入达到GDP4%的条件之一。这对我国教育发展至关重要。 我国目前存在严重的教育不均衡问题,主要是以县乡财政为主保障教育经费的教育管理模式。由于县乡财政实力不同,对教育的保障力度也就不同,进而出现教育发展的差异,也派生出择校问题、教师待遇问题、代课教师问题。近年来各地教育部门为消除择校热、解决教师待遇、解决代课教师问题,采取了一些措施,但以县乡财政为主的基本模式未调整———教育部2010年工作要点中,在谈及均衡义务教育发展时,也强调县域内的均衡,包括教师和校长在县域内的交流、轮换———所以,教育的

地方教改,显然是国家教改的基石。而推进地方教改,绝对不能仅仅依靠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必须“举省改革”,可以说,教育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反之,“全身”中的某一部位失灵,教育改革就会受阻。以高校去行政化而言,众多大学校长所担忧的取消行政级别之后,办事不力,就包括到机关办事被科员打发等“细节”,这些地方不改,单要教育改,确实也难。于此,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有深刻的体会。如果围绕教育改革,“全省而动”,打通阻碍改革的各个关节,或可以理解为教育改革推动全省其它诸多改革。

 

其三,社会办学资源的全面拓宽。需要注意的是,教育的“举省体制”,不是“行政体制”和“计划体制”,恰恰相反,“行政体制”和“计划体制”在过去很长时间中,成为“举全国之力”、“全省之力”,“全地区之力”的制约力量——— 民间资金、社会力量参与教育的空间被挤压,教育就成了公办教育的独角戏。不能说政府财政不卖力(近年来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未达GDP的4%,但增长还是有目共睹的),但就是其万分卖力,又如何?我国公共财政现在对非义务教育的高等教育包办过多,却对基础教育投入有限,这造成公办高校办学质量难以提高,同时民办高校节节败退,以及义务教育的不公平问题严重(2008年才实现9年义务教育),学前教育的政府投入比例极低,入园难、入园贵成为普遍性问题。在国家财政无力包办、社会资金进入困难的背景下,家庭的教育开支巨大,教育负担严重。

 

 

以合理的教育发展政策,吸引民间资金、社会力量投入教育,这才能形成“举省之势”。在这一方面,需打破教育的门户之间,破除公办教育的垄断,实现各类教育的平等竞争,保障民办学校、民办教育者、民办受教育者同等的待遇。甚至在条件成熟时,可探索将部分公办高校私立化,以此进一步解放教育的活力。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分享到:
[发布者:dongdong]
  相关阅读:  ·男子车上伸“咸猪手”被拘 女子作证竟被母亲骂哭  ·80后闪婚闪离日渐增多 父母插手干涉成诱因(图)  ·邵阳副县长因沉船事故免职 家属公布遇难11人名单  ·舟曲学生受基金会承诺捐助4年 款项1年即停  ·幼师工资不如保姆难留人 公办民办月收入差四千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