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考研资讯 > 招生政策 > 正文
致信500院士求援--行为艺术般的无奈防卫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发布时间:2010-08-09 13:08
  •     核心提示:

  600个信封,1046张邮票,3000张A4纸,化作500余封信快寄全国各地,向523名国家院士求助!这是9月9日,浙大大四学生雷闯的“疯狂”举动。事情缘起是,雷闯毕业后很可能被推荐到中科院读研,但因自己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多方咨询后获知自己很可能被拒,遂做出上述举动。(《成都商报》9月18日)

  看到雷同学提着沉重的四捆求救信,莫说“邮局的人惊呆了”,恐怕我们每一个看到照片的人都会“惊呆了”。举债1900元,费尽心思请10个人花了10多天查到523名院士的联系方式,所有的努力只为了一个“不被歧视、被公平对待”的平等门槛!

  这是“防卫过当”吗?恐怕谁也不敢这么说。因为根据有关机构所作的《中科院招研乙肝歧视的调查》显示,被调查的中科院系统的113个招生单位,有94个中科院的研究所在招研究生时存在着拒录乙肝携带者学生的现象,占调查总数的83.2%之多。

  貌似荒唐的一幕背后,是实质荒唐的无奈现实。这些年,“全社会都不要歧视乙肝携带者”的话我们不知道说了多少遍了,保护乙肝携带者平等权利的法律和政策也相继出台了不少,但乙肝携带者被歧视的状况仍然非常的普遍,光是媒体上报道的“集体性歧视”就有很多。

  根据卫生部今年五月发布的最新乙肝调查结果显示,全国1至59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7.18%。按这个数据估算,我国光1至59岁有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就有9300万人。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但这个人群在上学、就业等等方面,大多不同程度地感受着社会的压力,却是不争的事实。

  实际上,从2003年开始,新发布的《高校招生体检指导意见》规定,肝炎病原携带者但肝功能正常者可以录取,高校只是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做了录取专业的限制。但在这种科学的规定面前,很多高校的歧视观念“积重难返”。此前,对全国200多所普通高等院校招研情况调查数据显示,存在乙肝歧视的院校有25所,占比9%,不能确定是否歧视的有37所,占比13%。

  保护乙肝携带者的合法权利,光把原则写进制度规章里,是远远不够的。一旦形成共识并作出了科学的区分,这些措施便应该以绝对的刚性保证被全面的落实——如果说一些民众的偏见无法一下子扭转的那,那么首先要做到的,是最大程度地避免来自体制层面上的伤害。对于“致信500院士求援”之类已近似荒唐的“行为艺术”所揭示的问题,教育部没有理由别过头去假装什么也没看见。毕诗成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分享到:
[发布者:]
  相关阅读:  ·考研报名即将启动 符合报考资格学历分六种  ·2012研招变化:7类专业硕士考试初试取消政治  ·北大清华试行读博“申请制” 合格者免初试环节  ·教育部:2012年硕士招生要防止个别专业过于集中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2年招收研究生工作的通知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