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考研资讯 > 招生政策 > 正文
整合各方培养资源 促进研究生教育多样化发展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发布时间:2010-08-09 13:08
  •     核心提示:

 一般说来,世界各国研究生培养的任务主要由高等院校来承担,但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不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模式和程度也有很大的差别,所以有些国家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不仅由高等院校承担,而且有科研院所和企业参与或独立培养。由中科院及其他独立科研机构作为培养研究生的国民教育机构,并具有授予硕士、博士学位的资格,是我国有别于其他许多国家研究生教育制度的一大特色。

  据统计,200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单位共计819个,其中普通高校(含军校、党校)530所,占总数的64.7%;科研单位289个,占总数的35.3%。在科研单位中,中科院系统53个,非中科院系统236个。

  大学作为研究生教育的主要培养主体,其培养的研究生占我国研究生总数的90%以上。近年来,大学研究生数量虽然大幅度增加,但其导师队伍的扩大、科研课题的增加和科研经费的增长速度却相对滞后,部分高校存在研究生导师负担较重、研究课题偏少、研究设备陈旧、经费不足的困难;大学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还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继承轻创新的倾向,在研究生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改革进展相对迟缓,还不能对用人单位及社会需求及时作出有效的回应。

  科研机构作为我国研究生培养的另一主体,其研究生教育是因国家的需要和行业的特点而开展的,存在着诸如研究生招生规模小、地域分布比较分散、学科比较单一、相对缺乏集中统一的教学管理体系及研究生培养所必需的人文社会科学氛围的熏陶等方面的问题;科研机构受自身的职能和定位的限制,研究生教育往往要服务于本单位科研工作,社会需求逐渐减少的传统优势学科在科研机构中所占比例偏大,而市场急需的新兴专业的研究生培养能力不足,一些代表国际新科技发展方向的交叉学科、综合学科的发展较慢,从而不利于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以上这两大研究生培养主体存在的问题,单靠大学或科研院所自身是很难解决的,必须进一步明确大学与科研院所等研究生培养主体的分工及加强其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同时又充分调动社会积极性,让企业等用人单位直接参与研究生的培养过程。

  为了将大学与科研院所这两大研究生培养主体的资源进行有效组合,充分挖掘各自的潜在优势,打破这种相互独立的培养模式,我国应建立一种以大学为主,由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集团紧密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共同进行研究生培养,以明确分工、加强合作,实现研究生培养多样化的目标。具体而言,我们应从如下五个方面入手:

  创新研究生培养理念。长期以来,在精英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国研究生教育重在通过知识的灌输和“一对一”的师徒制培养模式,培养学术型的人才。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逐渐多样化,就必然要求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作出多样化的调整,不仅要培养学术型的人才,而且要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同时也需要在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研究生培养理念的指导下,改变我国目前大学与科研院所各自单独培养研究生的现状,针对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明确各研究生培养主体的分工及加强其合作,从而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多层次、多规格人才。

  加强国家层面的政策导向与各相关部委的协作。由于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集团分属不同的部门,为了打破组织壁垒,实现三者之间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的实质性合作,就不仅仅是教育部一个部门能够有效推进的。如国务院学位办在政策上明确鼓励大学与企业、科研院所等共同申报与建设硕士点、博士点,开展实质性的合作,但是由于组织上的障碍,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有的甚至流于形式或名存实亡。

     因此,必须由教育部与中科院、科技部、财政部和人事部等部门相互协调沟通,以促进研究生教育与科技、经济紧密结合为出发点,在国家层面上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并由政府有关部门出面进行协调,以积极引导和鼓励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集团之间协作,共同培养高质量的多样化的创新型人才。

  优化研究生教育资源配置。在这方面,德国的经验尤其值得我国借鉴。德国在大学外建立了强大的公共研究机构,如德国的马普学会和弗朗霍夫协会等。这些科研机构通过与大学共同创办研究生院参与研究生教育。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德国的职称评聘制度规定,大学以外的任何科研机构都没有聘任教授的权利。因此政府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要想取得教授职称,就必须与大学合作,并受大学的聘任承担研究生的教学和科研指导等培养工作,而且只有大学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这就从制度上保障了大学成为研究生教育的主体。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为了改变我国研究生教育资源分散的局面,我国在研究生招生计划和学位点审批、科研经费投入等方面应继续加大力度,向设有研究生院的大学和科研院所倾斜。

  在研究生院内设置专门的常设管理机构及出台相应的管理制度。目前,有一些科研院所把研究生基础课阶段的学习就近安排到大学,并希望他们参与大学的学术和校园文化活动。但大学很难将这些学生当成自己的学生来管理,学生的学习完全靠自觉。为了搭建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集团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平台,可以考虑在研究生教育经验丰富的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研究生院内,组建由大学及相关科研院所和企业各自派员、共同参与的专门机构,负责集中管理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具体事宜,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如把开展与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情况列入大学和科研院所招生规模的重要参考指标,并作为领导班子的考核内容;建立流动开放的人事聘任制度以实现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间的职务互聘和人员流动;建立重点项目联合申报与优先资助制度等。

  切实采取措施在研究生招生、培养与学位授予等各个环节加强合作。研究生招生计划中应保证有一定比例的涉及联合培养的指标,大学可以和与之签有协议的科研院所和企业联合招生。由于研究生培养的周期较长,具有较大的滞后性,应充分发挥大学研究生培养的主导作用,由大学牵头,与多个行业的科研院所(包括有学位授予权的科研院所)和企业集团合作,共同制订包括本行业短(5年内)、中(5至10年)、长(10至15年)期高层次人才需求预测的研究生培养规划,并据此分别签订若干份多边或双边有法律约束力的培养协议来具体落实这一规划。如大学和科研院所可在企业的高级研发人员中遴选导师,企业导师享受大学和科研院所导师的同等学术待遇;合作各方应共同制订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培养计划,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既要考虑学科体系自身的内在逻辑,又要考虑生产实践的要求;在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课程教学和学位授予在大学或科研院所进行,学位论文工作可由企业导师独立指导或与大学导师联合指导,甚至论文答辩也可以在企业内完成。

  通过以上途径明确研究生培养主体的分工及加强其合作,可以使研究生的培养不再局限于有限的校内资源,不再简单地停留在学术性人才培养的层面上,而是在更开阔的视野下重新审视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思路,在更广阔的平台上凝聚社会资源,放大组合优势,优化培养模式,打破条块分割的旧体制和力量分散的旧格局,走出多元化发展研究生教育的新路子,为研究生的培养及重大项目的联合攻关提供全新的组织形式及灵活的运行机制,以促进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分享到:
[发布者:]
  相关阅读:  ·考研报名即将启动 符合报考资格学历分六种  ·2012研招变化:7类专业硕士考试初试取消政治  ·北大清华试行读博“申请制” 合格者免初试环节  ·教育部:2012年硕士招生要防止个别专业过于集中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2年招收研究生工作的通知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