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高考咨询 > 高考资讯 > 高考信息 > 正文
新课改教师满意度不足三成 逾七成表示认同理念
作者:四川在线 来源:四川在线 发布时间:2011-10-26 11:53

第八次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在全国中小学推行了近10年。日前,21世纪教育研究院对新课改的实施现状以及教师们对新课改的评价进行了网络调查,并发布了《2011年教师评价新课改的网络调查报告》。

近日,记者采访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和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政策中心主任吴霓,对该报告进行了解读。

不到1/10教师认为“减负”有成效

“2011年教师评价新课改的网络调查”回收问卷8213份,对其中由中小学教师填写的3740份问卷进行统计,受调查教师覆盖了全国29个省市区的城乡各级教师。

数据显示,74%的受调查中小学教师认同“合作、自主、探究”的新课改理念;63%的受调查中小学教师认为新课改在自己所在的学校得到了积极开展。

新课改对教师的教学方式也产生了积极影响。调查显示,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的中小学教师占比52%,以小组讨论为主的占比26%,以讲授式为主的仅为22%。

形成对比的是,教师们对新课改的实际成效评价不高,对课改的总体评价表示“很满意”的教师占比3.3%,“满意”的教师占比21.3%,即仅有1/4受调查中小学教师对新课改的实际成效表示满意。

杨东平介绍,新课改的思路简单来说就是“减少课程深度,拓宽课程广度”,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正确的趋势。然而,新课改是否改变了课程内容的“繁、难、偏、旧”?高达73%的受调查教师认为“新课改后学科知识体系不够系统,教学难度加大”,47%的教师认为新课改后学生的课业负担反而加重了,31%的教师认为新课改在促进素质教育方面效果“不明显”,仅有8.5%的教师认为新课改对学生负担有所减轻。

调查报告认为,除了外部环境及配套机制有待改善外,新课改的推进方式也造成了教师们“认同高、评价低”的现状。报告建议:探索以学校改革为主的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新课改推进之路,政府以提供教师培训、资金支持等保障条件为主,并建立相应的配套机制、有效的反馈和评价机制。

新课改在农村和高中学校实施较差

吴霓认为,新课改的关键在于教师对学生的引导,要形成从“教师教”到“学生学”的转变,需要具备职业热情和专业水平的教师队伍。新课改后形成了以地方为主、国家为辅的教师培训模式。调查显示,没有参加过任何培训的教师为8.5%,但教师对培训成效表示“很满意”的仅为7.8%。

杨东平认为,目前,教师培训存在时效不高、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容易导致培训“不解渴”。对此,吴霓建议,可以建立专家引领、立足实践、区域发展过程及时交流和总结等培训机制,发挥老教师传帮带的作用,针对教师实际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培训。

调查显示,新课改在城乡之间、中学和小学之间均存在较大差异。有62%的老师基本认同“新课改在城市还可以,问题主要是在农村学校”。报告建议,应联系撤村并校、农村教育的萎缩之状,选定部分农村地区开展新课改试点,有针对性地解决农村教学的实际问题。

针对课改的“城乡差距”,杨东平和吴霓均认为应进一步加强农村教师的培训。吴霓称,农村教师的培训应在经费、机会、城市优质学校的帮扶等方面获得政策倾斜。杨东平表示,东部农村教师更易于获得城市的优质资源,且东西部农村教学面临的问题类似,以东部农村教师培训西部农村教师可列入探索路径。

此外,调查发现,教师们认为小学的新课改开展最好(占48.4%),初中次之(占20%),高中的成效较差(占8%),表明越迫近高考,新课改的实施情况越差。

“评价和考试没有变”成改革最大阻碍

调查报告罗列了新课改的主要问题,其中,23%的教师认为“评价和考试没有变”,居首位。另有18%认为“教育资源不足”,17%认为“师资培训跟不上”,教师能力不足、领导工作不力、推进速度过快等也在影响新课改的实效。

没有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评价与考试制度,课改的一切理念与目标最终将会落空。报告建议,当前需要注重对评价与考试制度的研究,探索能够结合实践、适宜社会发展与学生发展特点的评价方式。

对此,杨东平认为,新课改实施为时尚短,其效果也只在近年的高考中有体现,此前的考试制度依然是“拿分数说话”,课改效果自然不能体现。杨东平说,江苏等几省近年来试行的学业水平测试,能够在高考成绩基础之上为高校提供学生平时成绩、表现等信息供参考,至少对于高考制度改革提供了一个大体清晰的方向。

报告同时指出,教材改革是新课改中的核心内容,同时牵涉巨大的经济利益,最易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应当建立由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家长组成的教材选用委员会,并且建立由校长、教师、专家及社会公众参加的听证会,以健康的教材选用机制倒逼教材改革,促进教材出版的良性竞争,斩断教材利益分配链条,而不是重新回到由一家出版社一套教材一统天下的时代。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分享到:
[发布者:yezi ]
  相关阅读:  ·教育部回应取消高考户籍限制建议 称正研究论证  ·北大推优秀中学生素质手册 首发211所中学  ·熟知应试策略 备战高三首次期中考试  ·备考2012年高考热点作文之:“考试”  ·人大常委朱永新炮轰名校 称选才不应讲门当户对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