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水军”造势、盗用官方名义、假冒网站…… “××大学网络教育本科带学位包录取、包毕业,价格面议”、“大专、本科包过,一年即可毕业。有意者联系”……近日,笔者在网络上搜索发现,标榜“包过”、 “包毕业”的机构比比皆是,打出来的广告语也相当诱人。针对在网络上出现的这些“包过班”、“包毕业”、“委托招生”、“代理招生”等涉及网络教育招生宣传的广告,教育部日前发出高校网络教育招生预警,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们千万不要轻信这些虚假宣传。 ●“假警校”唬住学员家长,网络招生渐成虚假宣传“重灾区” 据北京民办教育协会副秘书长马学雷介绍,去年,北京市公安局和北京市教委取缔了一个假冒的“北京警察学校”,该学校招生时承诺提供就业保障,致使500多名学生受骗。近年来教育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是这一市场却远远谈不上规范,使得受骗者人数不断增多。除了学历教育外,在各种各样的资格证书考试大潮中,非正规培训机构也是“竭尽所能”分一杯羹。名目繁多的考试,对文凭、学历、证书的巨大需求,成就了教育培训市场的繁荣,但与此同时,教育培训机构的不规范运作也成为了当前社会生活中的突出问题。 根据笔者了解,如今出现了一些新的造假手段,比如网上出现有人冒充某省人事厅工作人员和某省人事考试中心主任的名义公布的QQ号,有考生联系后发现该QQ号并不属于该省人事厅工作人员和省人事考试中心主任。QQ号的主人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推销所谓的辅导书籍。还有人利用国家公务员考试和各省公务员考试公告及简章还没有正式出台前,在一些网站上假冒人事部和人事厅名义发布公务员考试报名公告,而所谓的公告其实只是在前一年公告的基础上修改了日期。更为恶劣的是一些假公告把考生骗到了骗子专门设计的“山寨”网站,这些“山寨”网站伪装设计成国家各类考试中心网站的样子,乍一看还真能以假乱真,唯一不同的是将书店栏目引到另外一个卖书的网站上。 之前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前,也拉开了公务员考试辅导“大战”的序幕:招生广告满天飞,辅导培训班异常火爆,备考书籍也成了紧俏货……与此同时,权威部门也几次三番地提醒报名者:国家公务员考试不指定考试辅导用书,不举办也不委托任何机构举办考试辅导培训班,因此,考生不要迷信“内部教材”或“权威”、“包过”这样的说法。 ●造假手段日益丰富,使学生防不胜防 以往的网络招生多集中在夸大和虚假宣传上,但是近来的调查显示,不法机构造假的手段呈现多样化趋势,不仅开始利用臭名昭著的网络“水军”为假专家造势,蒙骗考生,还开始明目张胆地盗用国家教育和主管部门的名义,发布假信息、假公告,甚至使用模仿官方网站瞒天过海、偷梁换柱的做法。 北京图书大厦的一位负责人表示,他们就曾经见到过这样的例子,一些考生被假冒网站欺骗,购买了盗版教材甚至是伪劣辅导书,从而严重影响了考试成绩而名落孙山,但始终被蒙在鼓里,直到在书店里无意中翻到了正版教材后,才发现上当受骗而恍然大悟。因此考生对假冒网站最深恶痛绝,因为这些网站是最大的盗版教材和辅导书的贩卖途径,使很多应考者花了比正版书还要高的价格,却买了盗版教材,不仅这类网站的欺骗性强,而且学生都是付款后拿到书才发现问题,想维权都为时已晚。更为恶劣的是,这些假教材还会给考生的应试备考带来严重的影响。 ●梳理造假招数,认清招生陷阱和骗局 目前,各类培训和教育类的虚假招生广告在网络上日益泛滥,形式多样,比如有假信息、假专家、假网站、假官员和假公告等,并且呈现出各种造假手段综合使用的趋势。 北京民办教育协会副秘书长马学雷表示,有些网络广告宣称某某大学聘请了著名讲师,领导亲临指导,专业如何诱人,就业如何顺畅,但查询过后才发现,根本没有此学校名称。考生和家长最应注意的骗局,就是谨防假学校。为此,他还专门梳理总结了网络招生中惯用的一些虚假宣传手段以及最新的造假忽悠骗术。 假培训信息一些人为了帮培训机构拉生意,冒用用人单位的名义发布各种虚假的培训信息,如:北京国际经济大学、国际金融学院等。 假培训专家一种是只有网名的公务员考试培训专家,在各论坛回答考生简单问题后推荐考生购买他编写的复习资料(非正式出版物)或考试软件;一种是某些人以推荐的名义在各论坛夸大宣传某些只有网名的专家,推荐这些专家编写的复习资料(非正式出版物)或考试软件;还有一种是代理培训机构,用培训机构专家的名字注册网名,雇人或亲自以专家的名义回答考生较简单的提问,借机销售书籍和推荐培训。 假工作人员网上有人冒充考试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发布所谓的联系方式和信息,然后诱使考生信以为真,目的还是为了推销所谓的辅导书籍。 假公告在国家公务员考试和各省公务员考试公告及简章还没有出来前,一些网站开始冒充人事部和人事厅在网上发布公务员考试报名公告,而所谓的公告其实是在前一年公告的基础上修改了日期。 |
[发布者:yezi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