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这些年人们看到的只是高校在拼“招生政绩”,招揽新生时花样频出,但是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却看不到多少根本性改革。 近日,复旦大学和上海交大相互指责对方破坏录取秩序,诱导考生修改志愿。复旦方面称,已与该校签署“预录取”协议的一些考生,被另外的高校招生人员欺骗、误导,从而修改了志愿,让复旦的录取意向落了空。 所谓“预录取”协议,是高校在正式招生前,根据考生的分数和各地确定的分数线,与上了相应分数线且预计能超过该校投档线的考生面谈协商后,与考生签署的录取意向书。这种协议的实质,就是高校在高招过程中,为了锁定理想的报考者而提前“跑马圈地”。 从法律上看,“预录取”协议并非真正的合同,因为这种协议仅仅是一种意向,并非对协议双方权利义务的确定性约束;同时,这种协议由于并不涉及处分双方的民事权利,也不符合合同法所确定的合同要件。因此可以说,“预录取”协议说白了不过是一纸并无履行保障的空头支票。 从实质看,“预录取”协议源于日益激烈的高招录取大战。当前的高招过程中,一方面是考分低的考生求学无门,另一方面是高分考生成了香饽饽,哪个学校都想招揽生源。这些年清华和北大在“状元”录取战中的竞争白热化,就是典型的例证。 也许有人会说,高招大战好,让高校之间开展竞争,有利于考生的选择和教育利益。但问题是,由于这种竞争没有规则,没有保障,甚至连前述的“预录取”协议也是一纸空文,这种生源大战的赢家永远都是高校,输家则永远是考生和高招秩序。 通常来看,高校为了招揽优质生源,以考分为最重要依据,竞相争揽高分考生,既是为了提高本校生源质量,也是为今后的人才培养打下好的基础。但是,这些年人们看到的只是高校在拼“招生政绩”,招揽新生时花样频出,但是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却看不到多少根本性的改革。 更可怕的是,在考生和家长方面,面对众多高校的竞相“忽悠”,很多时候无所适从。因为考生和家长与高校之间处于录取信息、政策信息的严重不对称,加之忐忑的心态,更让考生方面处于明显的劣势。当面对很多高校的承诺或解释,考生越听越糊涂,最终在糊涂之下填报了糊涂的志愿。 这次复旦、上海交大围绕“预录取”考生之争,犹如揭开了一块遮羞布,它让更多的人看到高招中缺乏规则和诚信的混乱秩序,它更让人们看到了高校之间围绕生源大战是如何的不择手段。 遗憾的是,尽管这种无序之争已经延续了好几年,并且愈演愈烈,但教育主管部门似乎一直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行政监管的消极态度,也让高校之间的非正当竞争日益加剧。 现在,复旦大学招生网站和上海交大招生办微博上围绕“复旦高招预录取被称取消”事件的相关声明均已撤下。有关高校的人士说,此事件将由教育主管部门出面解决,希望这种抢生源的闹剧,能就此销声匿迹。 |
[发布者:yezi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