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促中学选材 北大在自主招生方面,进一步降低硬分数门槛,对于中学校长真正推进怪才偏才的选拔和推荐,也是督促。 据了解,北大在自主招生方面中的一项改革“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已试点两年。依照北大内部规划,北大拟圈定全国范围内的若干所重点中学,由这些学校校长向北大推荐优秀毕业生,给予降分录取照顾。 对于试点情况,后来的录取结果表明,仍然是相当多高考分数极漂亮的学生被揽入北大。 “非不能也,是不敢也!”南开中学校长宋璞曾用这句话感慨此前推荐学生的过程。 宋说,“从内心来讲,我也想推荐那些成绩差一点的,但在某一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其考试分数未必能达到北大的录取标准。这样的学生北大敢录吗?就算录取了,其他学生和家长没有意见吗?”宋璞说,他思前顾后,还是唯有分数是最有说服力的。 这并不是个例,相当多的中学校长仍走了这条中庸路线。 “说实话,过去两年我们推荐学生,一般都是公认的好学生,也就是那些即便参加高考也完全能考上北大的学生。”上述江苏某重点中学的校长表示,“毕竟,这是个新事物,我们稳妥为主,不想引起太多的争议。” 他也同时坦言,其实在学校里有很多潜质不错的孩子,尽管可能总成绩并不出类拔萃。 “比如有个班级排名中等的学生,平时就很喜欢写东西,中文和英文都发表了不少作品,两种语言掌握得都不错,这很不容易做到的。”这位校长说。 而此番北大改革方向,也迫使校长们在推荐确实优秀的学生方面,放开步伐。 这次北大把分数线降到一本线,在上述校长看来,为很多有特点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就读中国最优秀高校的机会。 “不过,我们还要再细化方案,主要是综合考虑学生素质以及学习潜质,进而确定推荐名额。分数线降了,其实对我们学校而言,是机会也是挑战。”该校长称。 “我们希望通过面试,考查出学生的真实水平,而不是发现一大批被制造出来的优秀学生。” 北大招办负责人称。 诚然,今年,北大将此项改革进一步向前推进,源于过往两年来改革所取得的成绩。 据北大招办提供的数据,北京大学2010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学生录取结束,在90名考生中有85人考上北大,据一位北大辅导员介绍,这些学生表现都挺好,“由于大一都是基础课,还有待观察。但至少目前他们不比别人差,这是肯定的”。 |
[发布者:yezi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