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高考咨询 > 高考资讯 > 高考信息 > 正文
叩问高考后遗症 “高考扰民”最终扰乱了谁
作者:雷玲 来源:现代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1-06-17 12:30

“北京呼吁市民在高考(微博)那两天不要开汽车,外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究竟是民扰高考还是高考扰民,已经难以分清。建议从明年起设立中国高考节,高考那两天全国放假,以保证考生潜心高考。”一条去年6月5日的@郑渊洁的新浪微博的转发,再次在今年高考期间引起社会各界、各大媒体对“高考扰民”现象的热议。

 

一边是在“关爱孩子”的滔滔洪流下引出的“全民高考”乃至“高考扰民”怪状的是与非,一边却是被关爱着的考生们微弱的抗争“少爱我一点吧!” 2011年高考结束后,记者调查发现,这种“少爱我一点”与“关爱孩子”之间博弈,直接引发的是“高考扰民”后遗症的频发:让考生们一下子从高考期间备受关注的“天上”状态,回到即将面临的上大学或复读或打工创业的 “人间”常态,的确有点儿难!

有谁在倾听考生的声音

有人曾调侃:不得不说,整个社会得了严重的“高考病”!每年6月,全民集体进入高考语境,高考成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一切为高考让路。原本一场属于学生的“个体大考”,演绎成了考全民、考社会、考政府的“国家第一大考”瞧,这几乎是一场现代“全民战争”。

那么,这场“全民战争”中的主角们,在整个社会如此庞大“关爱孩子”的重压下,又有何感受?

“抛卷”、“撕书”、网上微博“咆哮”……2011年高考结束后,不少考生加入了这些“狂欢”式减压活动。从本报6月13日推出的“后高考时代”系列报道之一《考后综合症高发》一文中,我们不难看到,考生狂欢的背后,背负着因爱而生的巨大心理压力。

请听两位考生的心声

网名叫“我是好汉哦”在网上留言:我是应届考生,我觉得社会上在故意制造紧张气氛,很多所谓为高考考生的东西在我看来很难理解。

网名叫“爸爸控制不了了”在网上留言:我后天高考,我觉得别那么多事儿最好,平时怎样就怎样。别我考试旁边老太太扭秧歌就成。一个考试嘛能怎么样?既然选择高考这条路,就已经够怂够没有能力了,再连个抗干扰能力都没有,还能在社会活下去么?

记者调查发现,去年,就有多名应届毕业生给媒体写信呼吁:“还我们自由的考试空间,不要给我们来自社会的压力”,“使我们感到了比考试本身还要大的压力,这样的帮助对我们只有坏处没有好处”,“高考对我们来说就是一次平常的考试,希望父母和社会不要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在我们的身上”,“希望把我们当作正常人来看待!”

呼声不能说不够真诚!但是,社会各界对高考庞大的关爱似乎从来没有减少过:2011年高考,警车照样可以为考生开道,建筑工地照样可以因高考停工,一些地方甚至禁止考场周围一切机动车通行等等。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分享到: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沈阳三高中生伤同学落法网 法律“放”他们高考  ·艺考生需战胜自卑心理 制定循序渐进复习计划  ·生源骤减 本科扩招 政策瓶颈 考验艺术高职院校  ·学生高考后苦恼多:“上大学突然不会学习了”  ·上海师大来自23省市5200余名新生顺利入学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