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1曰10日,中国青年报刊发报道《高考改革:公平第一还是效率优先》。在该文作者李斌的博客上,我看到有一位网友跟帖说—— “公立大学当然要公平第一。私立大学嘛,效率第一无可厚非。现在的问题是公立大学挤占了私立大学的发展空间。中国只好公平第一了,但这并不是好事。好的人才出不来。人家只好出国念书了,悲剧。” “公立大学公平第一,私立大学效率第一”——和“世界绝大多数名牌大学均为私立”的不实说法一样,这又是一个在媒体活跃人士中广为流传的美丽误会。相当多的政府官员和普通民众,也都误以为真有这么一回事儿。在关于教育改革的诸多言论中,很多人都把它当成一种公理性的论据。 “世界绝大多数名牌大学均为私立”的说法与事实不符,我在《有些事儿说透就没劲了》(“青年话题”11月5日)一文中,已进行过澄清。虽然相关论者至今仍然死活不愿相信牛津、剑桥、香港科大这样的大牌学校竟真的是“公立”,但维基百科词条俱在,强辩毫无意义。 同样,“公立大学公平第一,私立大学效率第一”的说法,也与世界教育史上的既有事实不符。——从个人教育理念出发,你喜欢不喜欢它,是另一回事儿。 首先,无可否认的是,国际上不仅一流、二流的私立大学,而且所有堪称“入流”的私立大学,都是“非营利机构”,或称“公益机构”。什么叫“非营利”?顾名思义,就是不以经济效率、效益为优先目标;什么叫“公益”?顾名思义,就是公众利益。这样的机构,怎么可能会把“公平”置于“效率”之上呢? 西方的私立大学,有两个重要源头。一类是教会办学,这当然不会“效率第一”了;二是企业家捐建,这是他们在以“效率第一”的经济活动巨富起来之后,对社会进行的补偿、回报。如果仍是追求效率目标的话,他们就不去办学了。“教育是个赢利空间巨大的产业”,“公立大学挤占了私立大学的发展空间”,这是中国的经济学家和民办教育投资者们才会有的想法,非常之不普世。 即使只讲人才培养效率,而不是经济效率,西方(主要是美国)私立名校也并不把它放在第一位。最明显的是,在招生竞争中,美国各私立大学拿出的“奖学金诱饵”,都是“奖贫”而不“奖优”。如《高考改革:公平第一还是效率优先》报道中提及的谢小庆教授那样的所谓高考改革“效率派”,在西方是非常不可思议的存在。而且,谢教授多年来一直跟人叫板称“在1977年恢复高考之前,大学中农村孩子的比例很高。如果真是想为农村孩子争取上大学的机会,就应该主张取消高考”,在中国公众语境中也非常之不可思议。中国13亿人口中,认为“推荐上大学”过于公平的,可能只有个位数吧? 回到常识——谁都在说,说说而已。一碰到自己不喜欢的那些常识,与自己理念不符的常识,立马就会把它们扔到一边。多少唾沫,都白费了。(刘健) |
[发布者:dongdon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