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科教新闻 > 热点评论 > 正文
虚心倾听海归教授的炮轰
作者:杨于泽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0-11-12 10:13

        9月3日,北大海归教授饶毅和清华海归教授施一公联合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文,讨论中国科研基金分配体制及科研文化问题,文章说:“在中国,为了获得重大项目,一个公开的秘密是:做好的研究不如与官员和他们赏识的专家拉关系重要。”科技部发言人8日回应说,文章所言“与事实不符”。

  公开反驳的理由是,我国基础科研项目在规划、立项、评审与验收诸环节都按国际通常办法,建立了由各学科领域高层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由其全程参与评审和监督管理。饶毅和施一公就是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是科研基金分配的受益者。

  按理,既得利益者应当维护现行体制才是,把旧体制维护好了,受益将是“可持续发展”的。但饶毅和施一公两位教授却站出来,坦言问题所在,完全就是局内人的“反戈一击”,这自有其穿透力。

  我们常说“言者无罪,闻者足戒”,“闻者足戒”首先必须允许别人“言”,虚心听取别人意见,接着应当多多反躬自省,然后始可言“戒”。海归教授的文章公开发表在世界著名的《科学》杂志上,显然是以科学与探讨为出发点,不同于“愤青”在网络上信手写几行发泄情绪的文字。简单指责其所言“与事实不符”,显然有堵塞言路之嫌,令人顿生“好心当做驴肝肺”之叹。

  在科研基金分配方面,中国已按国际通常办法建立了严格的评审制度,这是事实。饶毅和施一公担任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自然是体制受益者,但受益者的批评可能更可信。他们参与了项目申报,经历了评审的全过程,其中甘苦寸心知之。他们心智健全,也没有造谣诬蔑的明显动机,说出来的恐怕只是“公开的秘密”。不仅他们在说,很多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也都在议论;不仅科技工作者在抱怨,很多社会科学工作者也在谈论关系对于申请科研项目的决定性作用。

  制度首先表现为“公众形象”,而海归教授目睹的却是不施粉黛的那个它,说穿了,那是一套潜规则。饶毅和施一公把它当做“科研文化”来探讨,说明他们并没有仅仅把它看作与政府有关的制度设计问题,而是深入到文化层面,他们的态度还是诚恳的。但“公开的秘密”之存在,政府有关部门不可能脱掉干系。在特定文化语境下,“国际通常办法”未必够用,有关部门满足于“国际通常办法”,让“公开的秘密”公开着,是一种行政不作为。

  既然“公开的秘密”存在着,我知你知他知,有关部门就应采取补救措施。海归教授有中西两种体制经验,有比较有鉴别,他们的观点值得我们洗耳恭听。怕别人“泄密”,赶紧捂别人的嘴,原因可能在于,某些官员本身就是人们“拉关系”的对象,是漏洞的受益者。(杨于泽)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分享到:
[发布者:dongdong]
  相关阅读:  ·科技部:人才评价不与论文和经费数量过度挂钩  ·教育不公阻碍穷二代向上流动 致贫者愈贫  ·郑州教育局要求老师布置作业前自己先做一遍  ·动辄成千上万 高额学费未必换来高质量教学  ·考生家长要求清华须认真回应“破格录取”质疑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