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科教新闻 > 热点关注 > 正文
自主招生、港校申请、出国留学成升学新选择(2)
作者:栾轲 王墨菲 来源:北青网-校园报告·三十九 发布时间:2011-06-02 12:05

[导读]——自主招生、港校申请、出国留学

 

一考不再定终身

“你认为自主招生是负担还是机会?”2011年清华自主招生面试中,考官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来自河南周口市恒大中学的一名考生直言不讳地说:“负担”。他的理由很简单,面试时间给学生造成麻烦:“现在正是复习最紧张的时候,面试应该放在高二或高考后进行。”

对于考生来说,他们心中的“负担”又何止自主招生这一项?过去,每个高中生只需要面临两次抉择:高一结束时选择文理科,高三时填报志愿。现在,从他们踏入高中校门的第一天起,就面临着自主招生、选择港校、出国留学等多条道路的选择。

 

 

                          自主招生、港校申请、出国留学成升学新选择

北京大学(微博)举办的招生咨询会上,香港大学格外抢眼。

自主招生、港校、留学:三驾马车的形成

中国高考改革始于1999年,广东省首当其冲,在这一年实行了“3+X”考试科目改革,这一试验拉开了统一高考多样化和高校招生自主权改革的序幕。而真正的变革始于2002年,教育部首次批准了22所高校进行自主招生选拔录取试点,允许预留5%的招生名额,根据各自的标准选拔人才。“自主招生”由此跃上教育舞台,成为近十年中最火热的教育关键词

2005年,香港高校首次在内地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香港的优质本科教育资源开始进入内地,并成为学生与家长的重要选择之一。与此同时,海外大学全面进军中国,愈演愈烈的出国热已经从大学蔓延到了中学,越来越多的学生从中学阶段就开始筹划出国留学。

于是,今天的高考再也不是昔日“一考定终身”的生死时刻,每个学生都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内地自主招生已经形成了北大校长推荐,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完全自主招生,以及“北约”、“华约”、“卓越联盟”等自主招生高校联盟体系。而以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港校为代表的香港教育也开始在内地招收大量优秀学生。此外,还有许多学生选择出国留学,从美国常青藤大学到欧洲公立大学,每年都接纳着数以万计的中国学生。

高考依旧是基础

来自绍兴的陈敏是中国高考改革的幸运者,因为他抓住了每一次变化中的机会。当千禧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备战高考的陈敏发现,自己所在的浙江省步之前一年广东的后尘,采取“3+X”科目考试方案。快速适应了新考试模式的陈敏在这一年被浙江大学法学系录取。2005年,香港高校在内地招生,陈敏向香港大学递交了入学申请。如今陈敏在一家国际知名的律师事务所供职,他坦言,自己的人生从走进高考考场的那一刻起开始“峰回路转”。

陈敏的故事几乎是过去十年中国优秀学生的缩影。对于决策者而言,推动高考改革的最大的动力,正是要给予学生更多选择的机会,让更多的“陈敏”们走上适合自己的道路。然而,中国众多的人口与复杂的国情决定了高考改革只能循序渐进。统一高考首先意味着公平,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域发展不均衡,而且讲人情、重关系、看面子的国度,普通百姓最看重的也恰恰就是公平。因此,无论采用何种升学方式,只要在中国上中学,都不能离开以高考为核心的教育模式。

只有理解这一语境下的高考改革,才能真正理解“给孩子更多选择”的真实含义。一方面,升学途径的多元化是大势所趋,中国学生未来必将拥有越来越丰富的选择机会。但与此同时,统一高考制度也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维持基本的现状。因此,自主招生给予学生的分数优惠一般维持在30分以内,而香港高校更是根据高考分数直接对报考学生进行淘汰。即使是选择出国留学接受西方教育,课业成绩依然是西方大学录取学生的重要参考。当今天的学生在升学路上有着更多种多样的选择机会时,高考制度下的中学教育依然是他们学习的基础。

升学选择中的困惑

即使大多升学途径都以高考为依托,但它们还是在人才选拔上体现出了与高考不同的方向。作为对现行高考制度的补充,自主招生在推出伊始,就被认为是对游离于高考制度之外的偏才、怪才的“打捞与拯救”。然而经过近十年的发展,高校在选择人才方面还是体现出了对高素质、全面发展学生的偏爱。

对于大多数学生和他们背后家长、老师而言,在中国高等教育、尤其是优质高等教育供需矛盾依然十分突出的今天,他们所能做的,只有适应当前的考试形式,并努力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但由于中学教育依然必须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需求,围绕高考展开教学,于是,有意参加自主招生的学生仿佛打了一场信息不对等的战争,他们不知道自己是否适合这一考试机制,也无从准备,唯有凭借零碎的信息仓促应试。

不过,香港与海外高校的进入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国内高等教育的供需比例。2008年,北京文理科状元同时弃北大选择港大,一时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这两年来,各地状元弃“清北”选港校屡见不鲜,原因也很简单,香港高校有着领先于内地的教育理念与完善的教育制度。只是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港校虽好,但其对高分数与高素质的要求,以及全英文授课带来的语言障碍,使赴港求学难度不亚于出国留学。很多高中生无法判断自己能否适应香港教育,只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加香港高校的自主招生。

此外,还有一部分学生,从高中阶段就开始谋划出国留学的道路。他们平日里积攒素材,向海外高校递交申请,通过专业中介运作出国。今天,出国留学已经不再像上世纪后期一样艰难。从事留学中介行业近十年的可美信咨询CEO牛勇告诉本刊记者,对于希望出国留学的学生,80%都能够留学成功。然而这样的高比例背后,学生依然有着留学是否适合自己、学校是否“给力”、专业是否对口的困惑。对于普通的中国家庭来说,经济承受能力也必须进入考虑的范围。

于是,当传统高考独木桥附加上自主招生、申请港校、出国留学等诸多新路,对于家长与孩子来说,这就成了最难的一道选择题。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分享到:
[发布者:yezi ]
  相关阅读:  ·邵阳副县长因沉船事故免职 家属公布遇难11人名单  ·舟曲学生受基金会承诺捐助4年 款项1年即停  ·幼师工资不如保姆难留人 公办民办月收入差四千  ·卫生部发布儿童跌倒干预指南 要求学校每月检查  ·媒体关注乡村代课教师 没有名分前途暗淡(组图)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