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大学生入校第一课——“扫厕所”,表现好的还能获得个人加分。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这一创举备受关注,日前校方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其初衷在于培养90后大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但学生和高校老师则是有赞有弹。 据说,该校制定学生扫厕所的规定缘于此前去企业实习的学生被要求扫厕所,属于“拿来主义”,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尊重底层劳动者,形成“平等的人权意识”。 让大学生打扫厕所,其锻炼学生的初衷固然是好的,但初衷毕竟不能代表效果。或者说,扫了几回厕所,也不能代表大学生就能吃苦耐劳了。 事实上,从该校对学生所做扫厕所的规定看,学生几乎是被强制性地要求去打扫,并非出于自愿,这很可能让不少人有一种天然的逆反心理,扫厕所似乎只是一种“任务”,或者“考核”手段,就像中小学时代的做作业一样。可以想象的是,很多人都将应付了事,真正愿意从中“学习”或体验的可能性较小。原因无他,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这不光是有没有面子的问题,也是有没有兴趣的问题,其实际效果就相当可疑。 如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宣传部部长孔晓明所说,如何吃苦、用什么手段达到吃苦的目的、是不是通过扫厕所就可以了,完全是可以商榷的。学校既然要培养大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可以有很多方式和选择,如让学生去车间、去社区、去图书馆或是野营拉练,而这样的方式,相信对于大学生来说也更能学以致用、更有兴趣和激情,相对于扫厕所的规定,也更能为广大学生所接受。所谓吃苦也要上“档次”的说法,不是全无道理,一定意义上说,也就是用合适的手段让学生去体验和学习吃苦耐劳的精神。 这些年,有关高等教育与实践脱节的议论可谓多如牛毛,有关大学生卖猪肉、做掏粪工等新闻也引发了广泛的争议。一些院校出于“与社会接轨”的考虑,出台一些有针对性的举措,以让学生在择业时更能适应社会,这样的出发点固然值得肯定,但如果出台的举措难以引发学生的兴趣,甚至反感,那么,即便初衷再好,也只能说徒具“观赏性”。(彭辉) |
[发布者:dongdon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