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招聘会]各区(县、市)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9〕3号)文件精神,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按照中共贵阳市委、市人民政府的要求,市人事局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拟于5月份联合开展贵阳市“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以下简称“服务月”活动),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现将有关情况通知如下: 一、组织领导 成立贵阳市“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事局局长封心太,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胡小宝。成员:市人事局副局长林开正,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潘红霞。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贵阳市人才市场,负责活动方案的实施。办公室主任由市人事局副局长林开正和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潘红霞兼任,办公室成员:市就业与职业技能开发中心主任刘锡秋,市人才交流中心、人才市场主任彭世权,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就业与市场处处长刘华林,市人才交流中心副主任王育皓,市人才市场常务副主任刘润生,市劳动力市场主任刘龙。 二、活动主题及主办、承办单位 活动主题:我们一起努力,应挑战、促就业! 主办单位:贵阳市人事局、贵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承办单位:贵阳市人才市场、贵阳市人才交流中心、贵阳市就业与职业技能开发中心、各区(市、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协办单位:贵阳晚报社、贵阳电视台 活动场所:贵阳市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设主会场1个,主会场设在贵阳市人才市场,各区(市、县)人力资源市场设分会场。 三、活动内容 1、在主会场召开16场综合性招聘大会,组织1860家次用人单位进场招聘高校毕业生,拟提供就业岗位8600余个; 2、通过贵阳人力资源网举办网络招聘大会,拟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2300个; 3、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免费入库登记、推荐就业服务; 4、开展“就业服务校园行”活动; 5、开设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窗口,发放就业服务手册,免费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政策咨询、择业指导。 6、各区(市、县)人才资源市场结合本区(市、县)实际,活动月内组织召开2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供需洽谈会。 四、活动安排 (一)主会场招聘活动 5月6日(星期三)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启动仪式暨首场大型供需见面会; 5月8日—5月9日(星期五、星期六)“携手未来” ——知名企业大型人才招聘大会; 5月10日(周日)管理、营销人才专场招聘会暨市属事业单位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 5月11日—5月12日(星期一、星期二)市属事业单位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 5月13日(星期三)IT、餐饮、房地产及营销专业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 5月15日—5月16日(星期五、星期六)第四十七届“英才聚林城”大型人才招聘大会; 5日17日(周日)中小企业高校毕业生招聘大会; 5月20日(星期三)医药、机械、电子及营销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 5月22日—5月23日(星期五、星期六)贵州人力资源综合性人才招聘大会; 5月24日(周日)企事业单位、非公有制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大会; 5月27日(星期三)贵州服务业及生态产业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 5月31日(周日)促进就业——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 (二)举办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周活动 5月6日至5月30日,以“贵阳人力资源网”、贵阳市劳动保障网和建有劳动保障网站的各区(市、县)劳动保障网为平台,联合举办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周活动,组织600家(次)用人单位参加网上招聘大会,提供2300个就业岗位。 (三)扩充大中专毕业生人才库,开展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 服务月活动期间,拟在贵州大学、贵州财经学院、贵州师范大学等高校广泛收集毕业生人才信息,扩充并更新高校毕业生人才库,利用贵阳人才网及贵阳市劳动保障网信息平台,帮助用人单位招聘到合适的人才,提高毕业生就业推荐成功率。 (四)开展“就业服务校园行”活动。 贵阳市人才交流中心、贵阳市人才市场、贵阳市就业职业技能开发中心联合开展“就业服务校园行”活动。拟在“服务月”期间前往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阳学院、贵州师范学院、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贵阳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开展“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服务校园行活动”,宣传国家及省、市有关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的政策和措施,帮助毕业生进一步了解目前的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五、工作要求 一、落实扶持政策。在各会场设立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窗口,以登记失业、就业困难的毕业生为重点,对登记失业的毕业生,提供免费的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对申请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毕业生,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对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向他们提供创业项目推介、创业培训、小额担保贷款、跟踪指导等“一条龙”服务;对困难家庭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实施“一对一“的就业服务。 二、加强宣传。通过新闻媒体、网站、宣传手册、设立咨询点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高校毕业生就业扶持政策,营造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安全保障。制定招聘场所突发事件预案,指定专人负责,落实安全责任,确保招聘活动安全有序。 (五)统一部署。加强对“服务月”活动的组织领导,根据“就业服务月”活动要求,督促各区(市、县)成立“服务月”活动领导小组,制定本地“服务月”活动方案。市领导小组将对各会场开展“服务月”活动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确保“服务月”活动取得实效。 六、经费保障 活动经费从就业资金中列支,各区(市、县)要按照《就业促进法》的规定,将专项活动所需资金作为公共就业服务经费,商同级财政部门,落实专项活动工作经费以及相关的各项政策补贴资金,保证资金及时到位。 七、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贵阳市人才市场:李绪红 电话:5288333-3007 传真:5280278 电子邮件:gyrc_xzb@sina.com 贵阳市就业与职业技能开发中心:刘 龙 电话:5807270 传真:5807093 电子邮件:gysjyj@tom.com(外网) llong@gzgymail.lss.gov.cn(内网) 附: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情况统计表 二○○九年四月八日 |
[发布者:qiuyu]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