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打破终身制 形成能进能出流动机制 北京化工大学不拘一格选拔研究生导师 本报讯(记者 赵正元)今年28岁、博士毕业还不到1年的北京化工大学年轻教师潘军青,目前已是1名博士生和2名硕士生的导师。虽然当上了博导,但是潘军青现在的职称竟然只是讲师。 如此年轻就成为博士生导师,这与潘军青的优秀表现分不开。这个来自浙江的小伙子,1998年考入北京化工大学。读本科时,小潘就喜欢上搞科研,大二时曾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二等奖。后来,他被保送读本校的硕士和博士。几年来,潘军青在科研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先后在国外高水平学术杂志上发表了多篇论文。 目前,在北京化工大学,像潘军青这样年轻的研究生导师还有不少。“如果按以前的导师遴选机制,像小潘这样没有副教授职称的年轻人是根本不可能担任博导的。”学校研究生院院长张卫东说。 据张卫东介绍,从2004年开始,北京化工大学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建立起以科研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明确导师是培养质量的第一责任人。进一步强化导师仅仅是一种岗位,不是终身制的意识,那些长期无课题、无成果以及不能行使教书育人职责的导师,将暂停招生或取消导师资格。 同时,学校不拘一格选拔水平突出但尚未具备教授资格的青年教师充实到博导队伍,形成能进能出的流动机制。鼓励教授间的合作,鼓励学科交*。成立研究生导师指导小组,充分发挥团队的集体力量。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是北京化工大学着力培养研究生创新人才的重要一环。从2003年起,学校启动研究生创新工程,着力培养研究生创新人才。学校投资逐步完善研究生文献平台,逐步形成了以化学化工为主要特色的馆藏文献体系;设立博士论文创新基金,按照滚动资助的模式,根据研究生预期成果给予1万至10万元不等的资助。 “以创新基金为主要手段,通过创新基地建设、大型仪器训练计划、文献平台以及研究生创新论坛,打造了研究生创新的文化氛围。”张卫东说,“研究生已经成为北京化工大学科学研究队伍中不可缺少的生力军。学校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被SCI、EI收录的学术论文中,70%以上是研究生发表的。” |
[发布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