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结构正处于调整和转型时期,职业分化愈来愈细,职业种类愈来愈多,技术含量愈来愈高,社会在管理、工程、建筑、法律、财经、教育、农业等专业领域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专业学位教育所具有的职业性、复合性、应用性的特征也在逐渐地为社会各界所认识,其吸引力定会不断增加。 我国自1991年开展专业学位教育以来,主要以非全日制在职教育为主,仅有少数专业实施全日制培养。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精神,专业学位教育既要培养具有一定工作经历的在职人员,满足他们在职提高、在岗学习的需要,也要培养应届本科毕业生,满足他们适应社会发展、提高专业水平、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需要。开展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对于完善专业学位教育制度、增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能力、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加快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通过一定的专业硕士增量,促进完成研究生培养结构的调整,激活硕士研究生结构调整的阀门,进而发出结构调整的明确信号,进而进一步促进研究生存量的调整,重新定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使得硕士研究生培养更加密切地满足社会的需求。从世界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和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现实出发,逐渐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实现研究生教育结构的历史性转型和战略性调整。 国家需求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所谓的拔尖创新人才就是指在各个领域特别是科学、技术和管理领域,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有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国家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带头人和杰出人才。这几年来,无论是北京奥运会上一个个中国式图景的展现、一个个中国式精神的显现,还是当下上海世博会“东方之冠”凝结的中国人智慧结晶,都说明了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不仅如此,据美国科学基金会的调查,美国50%以上的高科技公司中,外籍科学家和工程师占公司科技人员总数的90%,在美国硅谷工作的高级工程师和科技人员有33%以上是外国人。德国、法国、英国、日本、俄罗斯、韩国、新加坡、印度等,也都纷纷出台了加强培养和引进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战略规划。 总之,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世界,谁拥有更多高素质的拔尖创新人才,谁就将在21世纪雄踞世界科技与经济的制高点,谁就能在竞争中取得主动,赢得未来。能否培养出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在经济、科技等领域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差距的关键性因素,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刻不容缓的重要战略任务。 因此,国家推出增加专业硕士学位的举措,指出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目标,正是迎合了国家重视人才的战略。 不仅国家是这样,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也视人才为自己的核心砝码,也更加倾向于吸取具有创新能力、实践应用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社会学家分析,21世纪第一层次的职业当属于高智力集团,因此,近几年国内企业不惜以年薪50万、100万招聘高级知识人才,组成企业高智力集团,由此可见新的职业结构对高级人才的素质要求愈来愈高。所以,此次公布的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都要求学生的实践教学时间不少于半年,在学习的同时都要辅以一定的科研训练,重视实践教学和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这些都可以说是与就业市场需求紧密相关的可行性措施,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高层人才荒的问题,对于缓解就业压力也可以起到推动作用。 高校专业学位教育培养模式需要创新 大学可以说是造就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大学特别是一流大学,对培养和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肩负着义不容辞的历史重任。据统计,在世界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及理论成果有70%是在大学中产生的,特别是在世界一流的大学中产生的,大学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摇篮。近些年来,我国的大学陆续启动和实施了“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等一系列重大的政策措施,逐步形成了人才聚集和成长的良好环境。然而,高等学校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方法、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学制度、人事与管理体制的改革,还很不适应我国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特别是我国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表现出相当的局限性。例如人才培养规格过于单一、专业和知识面比较狭窄、实践环节薄弱等等,大学在整体上还没有能够很好形成有利于各类专门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 因此国家教育领导部门为进一步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陆续设置了以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人才为目标的专业学位,如工程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法学硕士等,据有关部门估计,社会对这类专业硕士的需求已达到对整个研究生教育需求的70%。如今,国家又在之前的政策上再进一步,不仅批准设置了38种专业学位,更是开展19种类别的研究生专业学位试点,使得具有研究生专业学位授予权的培养单位已达476所,累计招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85万人。从此次政策还可以看出,教育部更是在政策上给予试点高校重点支持,除了一定的经费支持,还会适当增加专业学位研究生推荐免试生名额和招生计划,而且在其他有关政策中予以支持。这都充分体现了国家利用高校这一摇篮,希望在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培养模式创新和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实现较大突破,以积累可推广的成功经验的愿望。 学生需要成为高层次的专业型人才 那么,对于逐年增多的百余万考研学生来说,这一政策的实施又意味着什么哪?那就是除了在专业选择上要更加侧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之外,跟要深入的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努力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把自己锻炼成高层次的专业型人才,至少要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作为一名研究生,不仅要学好课堂上、书本上、网络上的知识,还要意识到在实践中学习是更为重要的学习,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单纯地埋在书本里,一味的知识获取书本上的单一知识,与社会脱轨,而是应该要多去参加生产和社会实践,学会主动地、创造性地在实践中学习。这样,无论对于自身的成长、全方位发展,还是今后选择就业来说都是切实可行的办法所在。 黑格尔说过:“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我们很高兴看到国家出台的这一举措,看到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被提上日程并受到重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全社会定会建立起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充分发挥个人创造才能和潜力的良好环境和用人制度,高层次的专业型人才辈出,群星灿烂的时代也一定会到来! 目前,我国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规模在硕士研究生培养总规模中所占的比例并不高。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研究生就业去向的多元化、职业实践对知识技能的要求不断提高,都对扩大专业学位教育的规模提出了要求。 而从国际经验来看,将研究生学位区分为研究型学位和专业型学位也是通例。在英国,硕士大体区分为课程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美国则主要通过第一级专业学位(如医学博士、法学博士等)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韩国和日本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也大力发展专业学位教育。 认为专业学位教育就应少些“学术性”,仅仅是一种“实用技能培训”,这种理解也不正确。专业和职业的区别,在于前者建立在体系化的知识基础之上,具备相当的学术性。法律、医学、建筑之所以能够设立研究生专业学位,就是因为它们在与具体职业相对应的同时,也具备完善的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相反,很多满足社会短时需求的新设专业之所以昙花一现,则正是由于它们缺乏学术性,没有坚实的知识和理论基础为支撑。 因此,实现“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统一”,这不仅应当成为专业学位教育培养的指导方针,而且应当成为今后专业学位类型设置的一个基准。根据《专业学位教育发展总体方案》,到2015年,要实现硕士研究生教育从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战略转变,硕士层次的专业学位类别要增加一倍左右。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坚守学术性的标准,不盲目扩张,严格控制专业学位的规模、保障专业学位教育的质量,应当成为政府和高校下一步工作的一个重点。 |
[发布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