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报讯 “导师的用人意识强烈,而育人意识相对薄弱,情况还有一定的普遍性。”日前,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研究生院院长白春礼在中科院研究生院第四次工作会议上指出,研究生称导师为“老板”,希望这个“老板”的称呼只是调侃,而不是指真正的雇佣关系。 白春礼坦言,由于导师们承担着繁重的科研任务,在引导学生参与科研实践的过程中,习惯于给研究生分配科研任务,而忽略了研究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发展。要改善这种情况,导师要注重自身修养,注重提高自身素质,努力用良好的科研水平、高尚的道德情操、完善的人格魅力影响感染学生,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切实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鼓励学生的创新创造、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支持学生的党团和社会活动,努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白春礼在分析国内外研究生教育发展态势时强调,中科院目前承担着国家最大规模的研究生培养职责,必须增强急切感、紧迫感,积极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时代要求,开阔视野、胸怀全球,认真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好经验、好做法,并立足自身特色优势,在教育观念、模式和体制机制等方面大胆改革创新,为国家在国际高层次人才激烈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作出应有贡献。 目前,中科院已经开始部署“创新2020”的相关启动工作,对研究生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对此,白春礼指出,中科院的研究生教育,要以博士生培养为主体、以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兼顾专业型和非学历研究生教育发展。在两年内,逐步使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规模比例有所提高,达到1∶3;积极争取扩大博士生教育规模,努力实现每年招生计划能够增加3%。 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方面,中科院将在今明两年,根据不同学科专业、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研究生培养特点,修订完善培养方案。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体系,开设高水平的研究生课程,采取专家和学生相结合的课程评估体系,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推进学期制度创新,完善夏季学期,开设前沿系列讲座、交叉学科课程及高级强化课程,拓宽学生学术视野,激发学生创新灵感。全面实施“相对标准考核规则”,在文献阅读、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论文答辩等环节,把分流机制落到实处。 据悉,中科院研究生院已经累计向国家和社会输送了13.1万名人才,其中硕士5.6万名、博士3.7万名,许多毕业生已经成长为各行业的领军人物和中坚力量。(记者:龚瑜) |
[发布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