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许琦敏)中国科研何时能叫板诺贝尔奖?在最近一期“文汇科技创新沙龙”上,上海光源工程总经理、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徐洪杰认为,要问鼎诺奖,中国应更看重创建被国际认可的“学派”,而非仅仅在论文的数量和影响因子上“做文章”。
“若今后中国出诺贝尔奖得主,应该有上海光源的用户!”徐洪杰在作了“从上海光源工程实践初探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的主题报告后,提了这么一句触动“中国本土科学家得诺奖”敏感神经的话。由于目前中国的科研评价体系仍然以SCI论文为重要指标,与会专家不免提出疑惑:“不看SCI,看什么?”徐洪杰认为,中国科学界应更注重培育能得到国际同行认可的“学派”,而这些“学派”的开创者,就有可能参与到诺奖的角逐圈中。
只看论文数量,不看质量显然不行,可是只看重论文所发表杂志的影响因子一样有问题。一些领域的杂志影响因子可以达到30,而另一些领域中最好的学术刊物影响因子也只有5-6。用这样一把标尺来衡量两篇不同学科论文的分量,显然有失公允。更何况,一篇好论文只代表科研工作中的一个亮点,这点“火花”是否能够“燎原”,还“道阻且长”。
形成一个学派,则要求科学家在一个领域中不仅有几点“火花”,而且要形成“燎原之势”——在某个领域中要有成系列、成系统的研究,并在国际学术界得到认可、产生影响。徐洪杰说,当中国拥有一批这样的科学家,做出了一批“诺贝尔奖级别”的工作,中国本土就必然能迎来诺奖。
同时,他认为,现代科学的发展,对仪器的依赖度不断增强,我国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上海光源”的建成和开放运行,使中国科学家能更方便地“洞察”纳米尺度的微观世界,有可能做出更出色的工作。“去年光源建成时,英国《自然》杂志评价说‘中国加入世界同步辐射俱乐部’。国家发改委认为,上海光源的建成标志着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的第三阶段,此前的两个阶段分别是以‘两弹一星’为标志的萌芽阶段,以‘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为标志的成长阶段。”徐洪杰说,“我们期待中国科学家能借助上海光源,实现获得诺贝尔奖的宿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