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30余万人,教育部因此专门下发通知,推动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同时,教育部门将积极推动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和培养模式改革,继续扩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努力培养更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据11月25日《新民晚报》)
自从1999年教育部实施研究生扩招政策以来,研究生数量逐年大幅度递增,200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为6.5万,到了2005年已经激增至32.494万。伴随着研究生数量的大规模扩张,如果相应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得不到同步增长,难免会导致整体质量的普遍下降。
研究生数量年复一年的过快增长,导致了包括师资在内的高校教育资源的紧缺,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不少高校在不断增加导师数量的同时,还增加着每个导师所带研究生的数量。于是,一方面“粗制滥造”的导师数量在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一些导师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仅仅将研究生当成自己的“打工仔”,而疏于日常管理,甚至将“放羊式”教学美其名曰“发挥学生创造性”。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先天不足”的研究生究竟还能否得到应有的提高?
前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院士曾在《研究生教育要上质量、出精品》的讲话中指出:上世纪80年代初教授、副教授那就了不得了,含金量非常高。到现在很多学校教授比副教授还多,副教授比讲师多。这种情况的出现,使教授职称的含金量大大降低了。教授含金量的大大降低源于“粗制滥造”数量的增加,与之相对应的则是盲目扩招所带来的庞大研究生群体。笔者一位在大学任教的朋友曾因此感叹,现在的学生都“水”,老师“水”点也无妨。这无疑是“负激励效应”在大学内部的生动写照——研究生的盲目扩招导致学生质量“掺水”,由此引起导师数量和教学质量的“掺水”,而“掺了水”的导师必然会使研究生的“水分”变得更大。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扩招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但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师资力量以及教育条件进行有计划的招生,而盲目追求规模必然会导致质量的下降。在这种“负激励效应”的环境中,单方面指责毫无意义——之所以会有不少导师对研究生质量感到不满,无非是因为导师们牢牢占有话语权,倘若将话语权交给研究生,导师们的成绩恐怕也未必能好到哪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