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武汉理工大学合并组建以来,坚持“育人为本,学术至上”,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高水平学科平台为支撑,不断探索研究生培养过程运行机制,研究生教育规模得到快速发展,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一、积极探索,改革一级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 学校结合研究生教育培养实际情况,贯彻落实按一级学科培养研究生的改革思想,积极探索并实践一级学科下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为顺利推进此项改革,学校系统开展了以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创新课程体系、创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与研究生指导方法及导师考核方法、创新管理制度、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等系列内容与举措为主体的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前期调研工作。同时,学校决定连续三年投入专项资金予以支持,每年投资经费为52万元,为此项改革试点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不仅如此,学校还积极推行了一级学科下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工作。目前已在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试行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工作。 二、鼓励创新,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系统培养 为鼓励研究生创新,学校每年投入500万元设立研究生创新基金,主要支持研究生教改项目、研究生教材建设、优秀博士生出国开展联合研究和研究生科研成果奖励。一是支持研究生到国外开展联合培养与研究。学校通过创新基金每年支持5-10名优秀博士生到国外开展联合培养与研究,每人支持经费为15-18万元。近两年来,通过选拔,先后选送了10名优秀博士研究生赴国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学习与研究,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起到了良好的示范牵引作用。二是鼓励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学校从创新基金中划出专项经费积极支持有条件、有能力的研究生参加高档次国际学术会议,着重培养研究生口语与写作能力,提升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2005-2009年,共资助39名研究生出国参加了国际学术会议。三是形成研究生科研与创新激励机制。学校通过研究生创新基金,对在科研与创新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研究生予以奖励,对鼓励研究生积极开展学术研究与创新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激励作用。2005年,奖励研究生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且被SCI收录论文69篇,奖金13.8万元;2006年,重点奖励了部分做出创新成绩的研究生,包括三大检索收录论文作者、优秀学位论文获得者和专利获得者,奖励金额80多万元;2007年奖励87.8万元,2008年奖励107.5万元。 三、支持教改,推动研究生教育研究与创新 学校近几年来一直大力支持研究生教育教改工作,列专项经费支持研究生教育理论研究与创新,有力地促进了研究生教育创新活动。2002年至2006年,立项研究生教改项目95项,项目经费110万元;立项支持建设教材58本,专著19部,精品教案43门,支持经费202万元。通过建设,涌现出一批优秀教改成果和优秀教材,其中,陈定方、罗亚波主编的《虚拟设计》获教育部2002-2003年度全国研究生推荐教材,周祖德教授编著的《数字制造》获教育部2004-2005年度全国研究生推荐教材。 四、筹措资金,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 学校于2008年推行了研究生培养机制试点工作,试点对象为材料学院、交通学院、能动学院2008年入学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导师资助标准按照招收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及以上研究生,每年每生分别为1200元、1800元、2400元,累计筹措导师资助经费95.68万元,已全部足额到位,研究生全额培养费资助面达到75%,各类助学金综合资助力度达到4440 元/生•年。培养机制改革一方面调动了科研项目经费充足导师的积极性,使改革试点重点学科招生较上一年度增加 13%,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较大程度地改善了研究生在读期间的生活待遇,使得新的研究生奖励资助制度对研究生确实起到了激励和约束作用。 |
[发布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