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方案 读全高中就可在山东高考 日前,山东在全国率先推出了凡在该省高中段有完整学习经历的非户籍考生可就地参加高考的新政,“异地高考”就此从山东省破冰。《山东省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中明确,从2014年起,只要高中全在山东省就读,外省考生也可在山东参加高考并参加录取。 消息一出立即引起议论无数,其中大部分都是拍手赞同。有网友留言认为,放开高考户籍限制,这是社会进步的一个象征,在现代社会任何的地域歧视都可以看做是一种不公平,多希望这是一个开端,能在全国全面开展那该多好。 在高中校长和教育研究者看来,推出这项政策有着更为“便利”的原因:山东历年高考门槛较高,其高考分数线在全国不是最高的也肯定在前几名,所以有意愿在山东参加高考的外省籍考生肯定不会很多,这使工作便于开展。 ■民间方案 以学籍和父母常住地认定 去年11月,主要由非京籍家长组成的北京教育公平志愿者曾结合专家团队,共同发布了《随迁子女输入地高考方案》。方案建议:不再把户籍作为高考报名的限制条件,高考报名资格依据学籍和父母经常居住地的标准认定。 方案公布后,许多北京本地人在微博上发表评论表示反对,认为这些随迁子女如果能在北京参加高考侵犯了本地人的利益。对此,中央教科所研究员储朝晖表示,这种观念是非常狭隘的。许多大城市的发展都是以全国的发展为基础的,所以,应当是以平等作为前提,依据理性改变现有体制。他认为,户籍不仅不应成为高考的限制,也不应成为人们生活与职业生涯上任何一种自主选择的限制。而依据在某地的连续学籍而非户籍来确定一个学生是否有在某地高考的权利,或许是一种更合理的选择,也是社会损耗最小的选择,并且是可行的选择。 ■北京落点 异地高考要结合人口调控 北京市教委之前表示,正在研究关于人口有效调控的政策措施,在京务工人员子女在京参加中高考的问题也已纳入北京市人口有效调控的政策框架中考虑。 得知随迁子女异地高考的最新进展,中央教科所研究员储朝晖表示,这是民意所向。他认为,在北京地区,要接纳非京籍学生参加高考,难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北京的外地务工人员数量大,需要接纳的随迁子女人数多;二是如何平衡北京当地居民的利益,处理好这个涉及孩子受教育权的问题。 储朝晖表示,异地高考推行的难度在北京、上海等地相对较大,主要是因为在这些城市,公众受教育权利的差距较大。而目前解决非京沪籍随迁子女升学问题的焦点已经不在于教育主管部门,而在于两地户籍管理部门和北京、上海两地的政府。 储朝晖认为,如果整个社会城乡之间不存在不均衡、不平等的问题,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哪里高考就不会成为问题,在随迁地高考也不会成为问题。而现实的状况是,教育资源在分布上是不均衡的。一旦取消户籍限制,“高考人口”向大城市和录取分数线低的地区大量迁移将会发生。所以,解决随迁子女异地高考的方案,可分为大方案和小方案。 储朝晖解释,大方案就是要在高考机会存在不平等的城乡、不同地区间缩小差距,在全国范围内提高高考的面上的公平程度,不能让北京、上海的考生升入高校的机会与河南、山东、安徽的考生升入高校的机会存在明显的差距,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将它们现有的差距尽可能缩小;小方案,则是要考虑到城市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客观需求,为这些人的子女在就读地高考提供切实的方便。对于这个小方案的决策,从现有的行政体系实际情况看,不应是全国一刀切,而应该给出全国性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由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方案,“不能让随迁一代被户籍绊倒”。 其他提议 1.取消户籍论:认为户籍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应取消户籍 2.素质教育改革论:中国教育应该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变革 3.统一高考论:全国统一高考试卷 4.录取比例分配论:名校高考录取比例按各省参加考试人数等比例分配 5.代考论:由就读地代考,折合为录取地成绩录取 6.占用户籍地指标录取论:就读地考试,占用户籍地录取指标 (本文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周逸梅 张晓鸽)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60岁老太考上成人大专 称能参加高考是一个梦想
·南科大2012年计划招200人 是否需高考还不明确
·四川2012年本科第二批录取新增川大锦城学院
·教育部长:异地高考方案最多10个月公布
·朱清时:南科大转正非被“招安” 已离现实很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