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讯 (记者徐啸寒 实习生詹尼)客观上生源减少,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待遇偏低……昨日,“聚焦中职招生难”系列报道首篇见报后,数十名读者拨打本报热线,指出中职招生难背后的原因。一位职校退休老校长表示,部分职校招生用钱买生源,招到一名学生就给推荐者1200元左右的招生费,不仅助长了歪风邪气,还使得职校无法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教学上,从而阻碍了中职教育的发展。
这名杨姓老校长退休前曾在四所职校任职。谈到中职招生难,杨先生表示,客观上生源减少是一个原因,但更多的是中职学校自身的原因:“很多学校自毁信誉,自己砸了自己的牌子!”
最让杨先生痛心的是,部分中职学校为了能招到生源,从一开始的给初中校长或老师送礼,到发展成招一个学生就给1200元左右的“推荐费”,还号称“明码实价”。“这哪里是在招生,分明是在买生源。”杨先生说,职校没有把有限的学费投入在在教学上,怎么能添置设备,让学生练手艺呢?学生没有一技之长,读了三年书,拿着靠钱买来的这证那证,到了用人单位,一问三不知,这不是职校自毁声誉吗?
黄陂的宴先生,前几年将儿子送到武汉一所中专学校读书。三年学习下来,儿子拿回了电工证、测量证等三个“证”。可到了就业时,宴先生就发现,其实儿子三年里并没学到什么技术,有电工证却不敢排除简单的电力故障。没办法,宴先生没法为儿子找了一份工作,没做多久,儿子确实胜任不了,目前一直闲在家。“这跟没读中专有什么区别?还多花了三年冤枉钱。”
武汉铁路桥梁技工学校校长范水泉表示,部分中职学校靠忽悠办学,开办的专业都是很少投入的、技术含量不高的,培养的毕业生,也大多成为流水线上的工人,工资待遇不高,“这种职校中的害群之马,影响到优质职校的招生,所以才会出现重点中职学校招生也面临困境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