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亿流动人口的权益 “7月,这个讨厌的7月!”放暑假了,张涵嘴里嘟喃着,北京大街上的霓虹灯发出刺眼的光芒,照亮了这个既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也照亮了张涵那稚嫩而又憔悴的脸。她沿着墙根往家的方向挪去那个被叫做暂住的家的地方。 “张涵,下学期你就不要来报名了,你没北京户口,不能在北京高考。”那个喜欢她的老师,在学期的最后一天把她叫到办公室说。听到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张涵哇的一声哭了。 这一情节来自纪实报告《一个外来生的真实生活》。根据北京市人大代表朱丽俐的调研,截至2007年底,随父母在北京上学的外地子女有40.4万人,占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三分之一,每年因户籍问题不能参加北京高考的学生达到近10万。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现有流动人口2亿多,这一数据在10年内大增80%。目前全国约有1167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比上年增长12.7%。还有大量的孩子因为户籍制度和中、高考制度限制,而沦为“留守儿童”。 对此,袁贵仁表示,随着农民工进城,其子女或成为随迁子女或成留守儿童,这两类儿童都必须关注。“对于随迁子女来说,当前要解决的是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之后怎么参加高考这个问题已经被提出来。”他说。 在政府层面尚未有实质性进展的时候,民间其实早已开始行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流动人口集中的城市,家长们自发成立了“教育公平公民联合行动”志愿者项目(www.jiaoyugongping.com),力求推动“取消中高考户籍限制,还随迁子女在常居住地教育公平的权利”。 这个志愿者组织目前的主要工作,就是征集更多的支持签名,每月至少一次派家长代表去教育部递交呼吁书,并积极动员教育问题专家、人大代表、律师等关心教育问题的人士就改革方案等问题展开研讨,最终寻求打破考试户籍限制的突破点。 在熊丙奇看来,解决就读地高考绝不是技术问题,也不仅仅是考试改革本身的问题,而是教育整体改革的一部分。“就读地高考改革要的不是时间表,而是新思路,以及打破利益阻碍的决心。”熊丙奇说。
|
[发布者:yezi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