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报记者 林德培 通讯员 林煌 【编者按】一年一度的高考(微博)已经落下帷幕,莘莘学子即将怀揣着梦想走进大学校园。然而,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出生贫寒却学习刻苦,他们成绩优良却家庭拮据,他们在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心情总徘徊于欢喜和忧愁之间:欢喜的是,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终于能进入高等学府继续深造;忧愁的是,高昂的学费和微薄的家庭收入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为帮助我市贫困学生圆大学梦,本栏从今日起,推出《关注贫困生上大学》系列报道,希望社会热心人士踊跃参与到扶助他们的行列中来。 “三好学生”、“中共预备党员”、“华南理工大学准大学生”,这些荣誉对于19 岁的郭美美来说,是值得骄傲的,因为这是她经过努力取得的;而这些对于郭美美的伯父来说,是种欣慰,因为养育了郭美美14年,她没有令他失望。然而,一年7000多元的大学学费,让这爷俩心情愉悦之余,又增添了几分忧虑。 14 年前一场事故,让她成为孤儿 1997 年的一天凌晨 1 点多钟,大埔枫朗镇大埔角村下着滂沱大雨,郭美美一家4口人在土砖结构的老屋里熟睡。由于雨量过大,老屋突然发生倒塌,郭美美的父母当场被砸身亡,而郭美美和姐姐则被人从废墟中救出,幸免于难。 说起这段往事,郭美美的伯父郭华杭的心情仍有些沉重。他告诉记者,弟弟夫妻俩遇难时只有30余岁。在去世之前,他们一家靠种菜为生,虽然家里条件不好,但一家四口却过得很幸福。郭美美和姐姐长得聪明伶俐,又非常惹人喜欢,一直是家里的骄傲。“这两个孩子太可怜了!”没想到一场意外就让她们俩成了孤儿,郭美美当时才5岁。 为了不让英年早逝的弟弟和弟妹留下遗憾,郭华杭决定把美美姐妹俩抚养成人。从此,两个小姐妹在伯父母的呵护下健康成长。 在伯父的养育下,她终如愿考上大学 郭华杭今年55岁,但头发发白,脸上的皱纹写满沧桑和艰辛。“这都是累的!”看到日渐苍老的伯父,郭美美眼睛湿润了。她说,伯父自己有两个女儿,一直靠帮别人耕田和用摩托车载客养家糊口。而家里又突然多了她们姐妹两人,家庭开支一下子剧增。为此,郭华杭总是早出晚归,有时还连夜跨县载客,为的只是多赚一些生活费。迫于窘困的家庭条件,也为了能让郭美美顺利完成学业,她的姐姐不得不到深圳打工。 “看着伯父和姐姐这么辛苦,我只能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他们。”郭美美说。记者了解到,十几年来,每当郭美美从学校拿回“三好学生”的荣誉奖状,尤其是今年4月份当美美被东山中学批准为“中共预备党员”时,全家人都高兴得合不拢嘴。最让全家人感到欣慰的是,今年高考,郭美美以609分的成绩顺利被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信息科学类专业录取。 面对高昂学费,准大学生陷入烦恼 然而,手捧着大学通知书,郭美美不时掉下眼泪。她说,她终于可以告慰父母的在天之灵了。但是,对于伯父,她却 总感到愧疚。因为家里经济困难,郭美美曾因交不起学杂费而无法领到书本,伯父竟放下身段亲自去求校长;几年前,伯父又因为劳累过度突发心肌梗塞,从此身体大不如前…… 如今,郭美美的几个姐妹每月会从珠三角地区寄回家一些生活费,可对于每年7000多元的学杂费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我很想读大学,但家里已经有些捉襟见肘了。”郭美美告诉记者,随着离学校报到的日子越来越近,全家人的心情愈发显得沉重。 |
[发布者:yezi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