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高考咨询 > 高考资讯 > 高考信息 > 正文
“破格录取”需要公开透明 让“猫腻感”消失
作者:西安晚报 来源:西安晚报 发布时间:2011-08-03 11:47
 
“破格录取”需要公开透明 让“猫腻感”消失

广东省博罗县冯先生称,今年高考(微博),女儿报考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分数上线,最终却落榜。但女儿同班一赖姓同学外语未过线反被录取,冯先生怀疑是走了“后门”。清华美院招生办一老师称,该生属于破格录取,后清华大学正式回复称,破格录取不占正常招生名额。

“破格录取”是建立在正常录取基础上的“特殊情况”。无论是高考招生还是其他吸引公众关注的公共行为,“特殊情况”总是备受瞩目。

赖姓同学被破格录取,清华美院称其不占正常招生指标,但公众难免会对“破格”的指标产生质疑:在“破格”的前提下不“纳入总数”,指标的实质意义被打了多少折扣?越是披上“特殊”外衣的事物,越需要及时、全面、公开信息和核心数据,消除没有享受到特殊待遇者的疑虑,还公众以公正透明的知情权,从而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质疑。

每年高招,涉及艺术类的院校总有让人费解的“特殊”情况,诸如上线未录取、低分却被“破格”等,这些院校是否有勇气面向社会公布其招生“总指标”、每位“破格”考生的姓名和分数,以及不占指标的“破格指标”共有多少个、“破格”的标准和条件分别是什么——艺术水平突出到什么程度(高出多少分或列总报考人数前几名),衡量是否“突出”的标准和评判者都是哪些人等等。

公开透明,会让公众和上线却未被录取者感到公平公正,“走后门”和“猫腻感”自然会消失。当一种容易产生质疑的情况发生在同班同学间时,公开透明尤其显得必须和迫切。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分享到:
[发布者:yezi ]
  相关阅读:  ·沈阳三高中生伤同学落法网 法律“放”他们高考  ·艺考生需战胜自卑心理 制定循序渐进复习计划  ·生源骤减 本科扩招 政策瓶颈 考验艺术高职院校  ·学生高考后苦恼多:“上大学突然不会学习了”  ·上海师大来自23省市5200余名新生顺利入学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