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新闻背景:安徽无为中学的几名考生,本来收到了南京大学(招生办)招生办公室的预录取通知书,后因该校投档分数水涨船高,无一被录取。 南大的做法如何定性,也许还需视预录取协议书的具体内容而定。但无论如何,“预录门”事件提醒我们,这种私下的招生方式对考生和高校来说都有风险,一方面,这种学校的“土政策”并未获得教育部门承认,另一方面,在激烈竞争中提档线存在变数,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更易对考生造成误导。 这种不规范的预录取行为,并非南大一家的专利。比如前不久的复旦和上海交大相互“掐架”,也是因为“预录取”纠纷。这反映了一些高校为了争夺生源,“跑马圈地”、急功近利的问题,搅乱了招生秩序,也给考生的前途命运带来不利影响。目前,南大已向考生及家长致歉,但在预录取的潜规则没有破除、考生利益未能充分保障的背景下,道歉显然不够。教育部门和高校应切实规范招生秩序。 |
[发布者:yezi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