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新网7月12日电 (肖媛媛)高校招生已入酣战,上海两所名校因争夺生源而引发“口水战”的新闻,将高校“掐尖战”端上了台面。从抱团“掐尖”到名校公布新生状元数,种种现象折射出高校教育背后的深层问题。 高招“掐尖”陷鏖战 高校为求优质生源机巧迭出 日前,复旦大学招办发表声明称严令指责同城某校招生人员冒充复旦大学骗学生修改志愿,上海交通大学招办紧急作出反应,声明有关此事的部分言论和报道影射该校,对其声誉造成了极大损害。 高校招生“掐尖”现象因复旦大学“李鬼”事件的曝光迅速受到关注。其实,“掐尖”早已是高校招生屡见不鲜的戏码,高校为争夺优质生源可谓是花样百出。 高校招生“掐尖”始于获取考生成绩或排名等相关信息,而这些信息被高校获得的渠道则不得而知。湖北一媒体报道指出,北大、清华等六所高校,在考生能查询成绩的同时,就能获得高分段考生的信息。 据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教授介绍,“降分录取”是高校“掐尖”比较常见的手法。其次,还包括诸如香港大学等高校采取的高额奖学金的鼓励措施。 “签订预录取协议”,也成为名校圈定高分考生的重要手段之一。据悉,目前,使用预录取协议争抢生源的主要有九所名校。这些学校在高考(微博)后提前与高分考生接触,承诺签约考生在填报志愿后100%被录取。 据媒体报道,甚至有些高校与政府联合,采取奖励、游说和威胁等手段迫使考生填报名校。还有如复旦大学事件中的“李鬼”之流,以欺诈行径谎骗、胁迫考生以达成自己的目的。复旦方面曾表示,该校因被“挖墙脚”而出现的尾部跳水现象,去年仅是零星发生,今年却大大增加。 高招“掐尖”折射教育功利:招生指标先于人才培养 近年来,高校招生工作在某种程度上陷入比拼录取状元数多少、录取分数线高低、招录优质生源数额多寡等指标化陷阱。包括一流大学在内的部分高校,把这些指标当成是炫耀的教育资本。招生已然成为“面子工程”,而高校也欲借状元的光芒获取社会认可度。 此类现象,一方面源于高校依靠“分数化政绩”提升学校声誉的需求,另一方面则暴露了高校对“优秀生源”的误解,即认为高分生便是高材生。 杨东平教授指出,鉴于临场发挥和加分等因素影响,以分数或排名评定考生能力并无意义。教育部原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微博)也就此表态,“考试对于人才培养和选拔的作用是有限的。如果无限地夸大考试的作用,不仅无助于‘尖儿’的正常培养,反而还会真正把‘尖儿’给掐了。” 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于涵称,“高招指标化让高校忽视了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这一表述揭露出高校人才培养觉悟和能力的缺漏。 “家长和考生,他们更注重的是到学校后将接受怎样的教学模式和培养计划。”杨教授指出,现在多数高校把注意力集中在招录优质生源而非制定更有助于大学生的培养计划上,这对教育本身和学生来说都不是个好事。 高招“掐尖”有失教育公允 实效应对须“标本兼治” 近年来,教育部要求各地教育部门不要对高考考生成绩进行排名,不要公布高考状元,也希望不要炒作高考状元。山东省教育部门也推出新规封杀高考状元相关信息和炒作,明确从今年起,高考成绩数据将由省里统一掌握,不再向市县发布,确保高考信息只用于本人填报志愿和录取招生。 此类呼吁和规定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考生的隐私,确实给高校“掐尖”造成了阻力,但随着高价购买、窃取、哄骗考生信息等手段的曝光,也让公众意识到,仅是见招拆招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教授曾就此表示,“招生改革是唯一出路,归根结底是要破除教育本身的等级制度、批次录取的模式。” “高校优质生源战是一个具有信号性意义的整体性现象,考生和家长对学校的选择,其实也是对国内教育体系和境外教育体系的选择,这说明社会对教育的认知也更加理性、成熟、清晰。”在采访中,杨东平教授对笔者表示,生源争夺其实是好现象,这意味着高校招生“买方市场”的到来,有利于促进高校教研发展。 “现在所谓的‘掐尖’,不是真正的生源竞争。真正的竞争,在于国内教育模式与以香港为代表的境外教育模式的竞争。”杨教授表示,他更赞同国内高校通过教育体制和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国外高校竞争生源。 |
[发布者:yezi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