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每到暑期,高考新闻格外多,往年最出风头的都是北大、清华两大京城名校,可今年最吸引眼球的却是沪港的两所名校上海的复旦大学先是爆料一些地方的高分考生不得不修改志愿“被北大清华”,后来更是直斥同城劲敌上海交大欺骗考生修改志愿;而香港大学则宣布,今年一举挖走了内地的17名省市级高考状元。根据昨天的最新消息,复旦、上海交大以及北大、清华都已“封口”。口水战是暂停了,可人们不禁好奇,为什么名校如此热衷争抢状元,以至于用尽招数斯文扫地? 要不是复旦有关人士的爆料,恐怕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即便是全国的顶尖名校,争抢尖子生时也会打破头。其实,据业内人士向笔者透露,为了得到高分考生,互相贬低、给足奖学金、承诺随便挑专业只是“挖墙脚”的必备招数。为了“掐尖”,名校们还有不少绝招:一是给定心丸,大学和考生签订预录取协议,保证只要你填我,就100%会录取;二是拼服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讲解自己学校的过人之处,甚至派专车送考生和家长到学校实地考察;三是派出“亲友团”,有的学校会派出毕业于同一所高中的师兄师姐“现身说法”,让你不得不相信这就是最好的选择。 有趣的是,招生大战的恶性竞争让名校有时在尖子生面前都成了“弱势群体”。因为学校竞相开价,使一些考生和家长也举棋不定,今天上午点头去清华,下午就改主意去北大,可转天又觉着还是清华好……不仅是考生和家长辗转反侧,连招生老师们也跟着煎熬受罪。 也许有人不理解,既然争抢状元如此辛苦,干嘛非得如此恶战?从高校的角度讲,争夺优质生源一是能保证毕业生的质量和成才率,二是为了“面子工程”,维持学校的地位。一个高校争取到的高分考生越多,它的口碑就越好,下一年的招生效果就更明显。“赢家通吃”的规律在高招中同样有效。 其实,对优秀考生和家长来说,挑名校也成了一种甜蜜的烦恼,因为名校越来越同质化,选哪个似乎都差不多。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国内高校都在追求大而全,传统的文、理科较强的大学拼命地打造工科,传统的工科优势校也不示弱地做强人文社会科学院系,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师资水平越来越半斤八两。而香港高校则特色突出,强势学科水平达国际一流,再加上四五十万元奖学金的诱惑,难怪一些状元会舍北大清华而南下。 客观地说,对任何国内外名校而言,生源都是生命线,争取优质生源这点无可厚非。但是,在国外鲜见对各种考试的第一名如此热捧的现象。事实上,成为高考状元有其偶然性,一次考试的成功并不意味着今后次次人生关口都能高人一筹。内地名校争抢状元,更多的是为了作秀而已。 从另一方面来讲,只知在混战中拼抢高分考生,也说明了名校选才观的陈旧和单一。在我国香港乃至欧美名校,就有自己的选才模式,而不只是看分数。比如港大,早在2005年就曾因为面试成绩不理想,而拒绝了内地11名高考状元的申请。 那么,怎样才能打破内地高校招生中盲目追逐状元的恶性循环呢?关键是要改变单一以分数评价高校和将高考成绩视为地方教育“成绩”的功利性思维,放权给高校和考生,真正实现考生和学校的双向自由选择。对学生来说,如果可以同时收到好几所名校的通知书自由选择一所时,那么名校之间要比拼的就不是优惠政策,招生的“潜规则”没了用武之地,学校的综合吸引力就成了重中之重。 对高校来说,一方面需要学科设置、师资配备个性化、特色化,争取打造出亚洲一流的拳头学科;另一方面要有勇气突出自己高校的选才观,选出真正适合自己学校培养模式的生源,而不必对高考分数“卑躬屈膝”。 杜绝名校招生“潜规则”,不妨就从学会对状元们说不开始吧。 |
[发布者:yezi]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