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问题三: 高就业率是幌子 高校在招生宣传过程中,经常会将本校的毕业生就业率拿出来吸引生源,而这一数字究竟有多少含金量,还真是个未知数。 记者在山东现代职业学院招生点咨询,一位招生人员介绍:“我们学校的毕业生推荐就业率在95%,我们学校每年都会开两场大型人才交流洽谈会,每场都有超过200家大型企业来招聘人才。” 这样的就业率值得信赖吗? 程东明就读于一所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今年毕业,令他烦恼的是,他还没有找到工作。程东明说,他的班级里,像他这样“毕业即失业”的同学占了大约90%。“当初读这所学校时,因为招生办老师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9%以上。报名前,我还和父母一起参观过学校,看到校园环境非常漂亮,最后决定报读这所民办高校。可是等到现在临近毕业,我才发现学校所谓的毕业生就业率达99%以上,只不过是句空话而已。” 家住昆区的董杰也告诉记者,他今年毕业,一直没有找到工作,而不能和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学校就不给毕业证,这让董杰和家人十分着急。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像董杰这样的情况很多,学校为了提高就业率来吸引生源,往往会下达“不把就业协议拿回来,就别想把毕业证书带走”的命令,于是便有家长们疏通各种关系,去为自家的孩子盖一个某某单位的公章,要知道,一个个公章盖来,便是一所所学校吹嘘的高就业率。 问题四: 中外合作办学不靠谱 民办高校招生,打着“联合办学”、“国外函授”、“2+1课程”等旗号、宣称可以到国外上学的学校也屡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这让不少怀揣着出国梦想的考生们为之动心。但是,今年26岁的小刘,至今为他当初的“动心”感到后悔。 小刘上初中时候就比较喜欢日韩文化,高考之后,小刘看到有学校提供“2+1课程”,就是在国内学习两年,出国学习两年。当时冲着这个出国机会,小刘便去了青岛的一所民办高校学习服装设计。两年中,小刘在学校表现的还不错。到了第三年,学校通知想要到韩国学习的学生交申请和保证,小刘看到规定中有一条是禁止学生在国外半工半读。这让小刘犯了难。 小刘父母都是普通工人,他在韩国学习一年需要少则几万元多则十几万元,家里根本拿不出来。后来实在没办法,小刘在学校读了两年便回了家,放弃了去国外的机会,连大专毕业证都没拿上。 小刘提醒今年的考生,如果不知道国外大学的情况,以及获得的证书是否在国内认可,面对这样的学校一定要谨慎。
|
[发布者:yezi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