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高考咨询 > 高考资讯 > 高考信息 > 正文
上海高考综合考“幸福感”提问耐人寻味
作者:钱钰 来源:新闻晚报 发布时间:2011-06-12 11:42

      昨天是高考第二天,其中综合考试中有一道题非常有趣,让考生提出提升上海市民幸福感的方案。控制物价、增加娱乐设施、提高上海居民最低收入标准……考生的回答也五花八门。在跨过18岁门槛时,坐在考场中思考幸福感话题,给不少考生留下耐人寻味的回忆。

  “某调查显示,工资收入增加,幸福指数也增加。可到了一定程度后,幸福指数就没有明显变化,甚至工资再增加,幸福指数反而下降。你认为该如何提升上海市民的幸福感? ”据浦东新区一考生小佳回忆,这是一道简答题,她的答案是“改善市容环境,让市民从视觉上感到愉悦。 ”

  记者了解到,对于这道题,大多数考生都想到丰富市民的精神生活等,还有不少考生的回答涉及到就业、物价问题。有人认为“要控制物价、房价”,也有同学答“提高上海市民的最低工资标准”等。

  有父母表示,“其实提升我们的幸福感,就是孩子高考超水平发挥,考上一所理想大学。 ”

  有老师反映,如何提升幸福感是人生课题,也是学生踏入成人社会后,不得不思考的话题,“坐在高考考场中,思考幸福感话题,挺耐人寻味。 ”黄浦区一考生小王说。

  除了幸福感外,综合考试延续了紧扣时政热点的惯例,建党90周年、金砖会议等皆入考题。

  昨天下午5时,英语考试结束。不少考生走出考场便大呼:“时间太紧张了,我只留了 15分钟写作文。 ”、“阅读题答案都是模棱两可的,好难抉择啊。 ”、“考得太累了,弦一直绷得紧紧的。 ”据黄浦区一考生小宇回忆,英语作文是给基金会写一封申请信,作文题大意是“你是启明中学的李明,国际自然基金会要向中学生提供资金2000元来援助贫困地区的儿童,要你介绍自己的情况,提出设计扶贫计划的设想,以及怎样分配这2000元的经费。 ”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分享到: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沈阳三高中生伤同学落法网 法律“放”他们高考  ·艺考生需战胜自卑心理 制定循序渐进复习计划  ·生源骤减 本科扩招 政策瓶颈 考验艺术高职院校  ·学生高考后苦恼多:“上大学突然不会学习了”  ·上海师大来自23省市5200余名新生顺利入学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