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高考咨询 > 高考资讯 > 高考信息 > 正文
高考加分项目分值双降 多省市调整加分幅度
作者:肖虹 来源:中国网 发布时间:2011-06-01 11:40

 

每年高考(微博 前后,加分问题都会变得敏感。昨日,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我省今年获高考加分的考生名单正在“吉林教育信息网”上公示。据记者统计,今年我省除了因少数民族而获照顾加分的考生外,还有566名考生获得各类高考加分照顾,加分照顾最高分值为20分。

 

现象:

加分项目达200多项 外省市部分地区校级获奖也加分

据了解,普通高校招生相关加分政策可分为鼓励性加分和照顾性加分两大类。鼓励性加分,是指考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取得了某些方面的成就,由此获得一些加分的机会;照顾性加分,是指考生的自然属性和国家相关照顾政策下的加分,如民族政策所产生的加分。

依照1987年国家教委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暂行条例》规定,我国就有高考加分或分数优惠政策。那些受地区级以上表彰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烈士子女、体育竞赛获奖者、受政府表彰者等可得到降分录取的优惠。

这之后若干年,除了教育部出台的相关加分政策,各地又出台了自己省域内的高考加分政策。而在实际招生过程中,有些地方甚至把县级、校级获奖者也列为加分对象。此前曾有媒体报道说,全国各地有200多项高考加分或分数优惠政策,加分泛滥广受社会诟病。

趋势:

高考加分项目减少、分值降低成定局

为规范高考加分中的种种乱象,2009年,北京、上海、广东等10个省份取消了部分加分项目或缩减部分项目的加分幅度;包括我省在内,北京、重庆、广东、青海、内蒙古、云南等7地也对体育项目加分大动“手术”。

2010年11月,教育部又出台了高考加分新政,规定除田径、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武术、游泳、羽毛球8项体育类高考加分项目外,各省份仅可根据省情资助选择2个体育项目。

部分省市如重庆市2009年就取消了市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的高考加分;今年起,又取消了全国奥赛省赛区一等奖获奖者的照顾加分。

纵观近年来教育部和各地实行的加分政策可以发现,高考加分项目减少、分值降低已成定局。事实上,近年来备受“尖子生”及其家长青睐的香港各高校的自主招生中,一直不承认国内的高考加分项目,而只认“裸分”。

话题:

奥赛加分是否该取消?

在各种高考加分中,是否该取消奥赛加分一直存在正、反两方面声音。近年来,奥赛加分更屡遭炮轰。

记者调查发现,奥赛于高考的影响近年来已经在减弱。2009年之前,根据教育部保送生相关规定,高中阶段在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中获一、二、三等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高中阶段在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竞赛中获得一等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均被列入选拔保送生的条件。

到2010年11月,教育部等国家五部门联合发文,大幅减少了高中毕业生保送大学资格,取消了全国奥赛一、二、三等奖获奖者的保送资格,代之以最多加20分投档;而且规定,只有获奥赛全国决赛一等奖并被中国科协遴选为参加国际奥赛国家队集训的学生才有资格保送上大学,获得省赛区一等奖的学生,既无保送资格,也不加分。调整后的新政从2011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开始执行,即从2014年高考开始执行。

新政执行后不久,福建省人大代表就提出了“关于‘奥赛’、‘创新大赛’、‘省优秀学生’与高校招生加分脱钩的建议”,认为应该取消高考奥赛加分项目。此言论一出就被国内媒体广泛转载,但由于遭到部分奥赛获奖学生家长的抵制,最终没能执行。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分享到:
[发布者:yezi ]
  相关阅读:  ·沈阳三高中生伤同学落法网 法律“放”他们高考  ·艺考生需战胜自卑心理 制定循序渐进复习计划  ·生源骤减 本科扩招 政策瓶颈 考验艺术高职院校  ·学生高考后苦恼多:“上大学突然不会学习了”  ·上海师大来自23省市5200余名新生顺利入学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