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高考咨询 > 高考资讯 > 招生信息 > 正文
民办高校学费堪比名校 学生就业不如民工(2)
作者:中国经济周刊[微博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微博] 发布时间:2011-03-17 11:43

 

 

模糊的“合理回报”

拿多少算是“合理回报”?对于民办高校的投资人来说,这也是一个困扰已久的问题。

2002年12月《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实施,从法律的角度确定了民办高等教育的地位。此后颁布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细则》,从操作性角度进一步细化了有关规定。

《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但在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为了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教育,现阶段还不能完全排斥取得合理回报,因此《民办教育促进法》同时规定,“民办学校在扣除办学成本、预留发展基金以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其他的必需的费用后,出资人可以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

正是这句“合理回报”引发了教育投资者们的无限遐想。因为现有法规中对取得回报的比例、程序等都尚不明确。

四川师大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游永恒认为,投资者有私利性,政府应对民办高校进行指导。“中国的企业家涉足教育很多是抱着‘投资’的心态,而不是为了教育的本身,或者有些是慈善心态,不求回报。”游永恒说。

据钟秉林介绍,导致民办高校“合理回报”难实现的最为主要的原因是民办高校适用的会计制度不统一,教育成本核算困难,难以确定合理回报的办学结余基数及比例。

以会计制度为例,根据《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第二条规定:“适用本制度的民间非营利组织应当同时具备以下特征,一是该组织不以营利为宗旨和目的;二是资源提供者向该组织投入资源不取得经济回报;三是资源提供者不享有该组织的所有权。”显然,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民办学校就不能使用本制度。那么,到底是适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还是企业会计制度?没有依据可查。

钟秉林表示,要达到“依法管理”的目的,必须建立起一套有效的会计制度和资产管理制度。将民办高校划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或投资者“收取回报”和“不收取回报”)两种类型,对不同类型的民办高校采取不同的政策,严格实行分类管理。

在分类管理的基础上,民办高等教育的“合理回报”是学校办学过程中每年扣除学生直接培养成本,再留足发展资金,剩下结余中拿出一部分比例,比如10%。“只有确定了法人属性、明确了适用会计制度后,才不会算成一笔糊涂账。”钟秉林说。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分享到:
[发布者:yezi ]
  相关阅读:  ·陕西:21所高校2012年度增设33个本科专业  ·高校新生“入学账单”:多的花3万 少的仅50元  ·北京2011年成招网报启动 两天2.5万人报名  ·北京2011年成考94所成人高校在京招89768人  ·瑞士大学提高学生学费 限制德国学生大批涌入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