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拿孩子当“物”与把孩子当“人” 在书里,“虎妈”说自己小的时候,曾被父亲用福建话气愤地叫作“垃圾”。当妈后,她自己也曾用英文,在朋友聚会的晚餐上,当着众人的面称大女儿“垃圾”,以至于一个美国女儿哭着离开了。“虎妈”说,中国家长N多做法,恰恰跟美国父母相反。 比如,中国妈妈可以对女儿说:胖子,减肥吧!但西方父母可不敢对孩子说出“胖子”这类的贬义词。美国父母只要求孩子尽力而为,但中国爹妈可以命令孩子,照自己的话去做。比如“虎妈”著名的家规:不允许参加伙伴聚会、不允许选择自己喜欢的课外活动、不允许得A以下成绩、不允许演奏其他乐器而不是钢琴或小提琴、不允许一天不练习钢琴或小提琴…… 中国的家长,为何能对孩子为所欲为呢?蔡美儿说自己有“长期深度思考”,她总结出3条: 一是,西方父母太在意孩子的自尊,太关心孩子的心理感受,中国父母则不然;二是,父母恩重如山,中国父母认为孩子欠他们的,所以,孩子得倾注一生听命于父母,并做出让父母为其感到骄傲的事,作为偿还;三是,中国父母认为,自己知道什么是对孩子最好的,因此,他们可以推翻孩子一切自己的愿望和喜好。 蔡真妮到美国后,经过细细地品味和观察,也发现了中美父母的不同点:“我感触最深的是,咱们拿孩子当‘物’,他们把孩子当‘人’。” “看他们给小婴儿换尿布,妈妈嘴里会唠唠叨叨的:宝贝,我要给你换尿布了,可能你会有些凉呵,没关系,马上就好。咱们会觉得,小月孩儿,能听懂啥呀!可人家从孩子很小时起,无论对孩子做什么事,都会告诉孩子为什么这样做,父母总是平等地对待孩子。” 女儿凯丽上小学四年级时,学校要教一门乐器,至于学什么,由学生自己选,老师只管教。选乐器那天,教室里放了各种各样的乐器,蔡真妮没料到凯丽会选中提琴,这琴她压根儿没怎么听过。
“大提琴吧,知道有个马友友。小提琴,更是路人皆知。我周围中国人的小孩,想学弦乐的,全选小提琴。小提琴在乐队里多重要,可以拉到首席,而且曲目丰富,有很多协奏曲、独奏曲。那个中提琴,在乐队里只是个伴奏的,几乎没什么独奏曲目。” 蔡真妮又习惯性地从中国父母的角度想,反正都是拉,干嘛要拉中提琴,小提琴多好,等到了五年级参加乐队,演出机会也多。她带孩子去乐器店租琴,发现小孩用的中提琴和小提琴大小是一样的,相差的只是一根弦而已。 老公想起他姐姐家就有一把小孩拉的小提琴,寄来就得。琴到了,蔡真妮到琴店换弦,人工加琴弦要100多美元,她心里更别扭了。又做女儿的思想工作:咱有现成的琴,要不你就学小提琴吧,都是拉,一样的。 “不要!我不喜欢小提琴的声音,太高,中提琴的声音好听。”凯丽坚决不换。 要照中国妈妈的做法,这是为孩子好,非得把她给拧过来不可。“我也不是不敢,是我不愿意那样做。虽然心里别扭,但我知道,这不是孩子的问题,是我的问题。毕竟是她在学琴,又不是我学。父母要尊重孩子,给孩子做选择的权利,这才是真正为孩子好。如果她想做一件违法的事,那么当爹妈的,要坚持修正她的想法。但在学什么乐器、学什么专业这种事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蔡真妮接受了这样的育儿观:“尊重孩子,是做父母最起码的原则。在美国,凡事都是这样,强调孩子的选择权,大人必须尊重。所以,小孩一个个特有主意,他们打小就被培养出了这种态度。” 蔡美儿的观点则截然不同,在电子邮件中,她告诉我们,自己书里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在选择中挣扎。 “以‘个人自由’的名义,给孩子太多选择,这听起来似乎很棒。当我的孩子们还不到10岁时,用美国式的教育,在实际生活中,这意味着让很小的孩子去选择吃什么,多少时间用在玩游戏上,看多少电视节目。我和这个问题斗争,因为我知道,孩子们除非到了一定年纪,否则,他们不知道如何去做出成熟、明智的选择。” “主流美式父母的问题在于,他们在孩子太小的时候,就让他们自己选择。我相信美国父母能够从中国传统父母身上,学到一些积极的东西。” 但“虎妈”的良苦用心,并没有让美国读者领悟。 有一次,蔡美儿答记者问时,被问到自己的童年是否快乐,她说是快乐的,至今都喜欢和父母家人在一起。她的回答,让美国听众奇了怪,一个没有自由的童年,怎么会是幸福快乐的? 不少读者跑到网上质疑评论她。比如:“其实,没什么可奇怪的,一个从小就被剥夺了自我的人,永远不会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是真正的快乐和痛苦。他们的快乐和痛苦,是以如何才能使别人产生她自己所预计的效果而定的:需要耸人听闻时,他们可以大做痛苦状;需要让人羡慕自己时,又大做幸福样。” |
[发布者:yezi]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