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科教新闻 > 热点评论 > 正文
高招改革呼唤先行者
作者:王旭东 来源:工人日报 发布时间:2010-11-15 09:43

11月8日,北大校网公开了一封北大11位教授联名写给校长周其凤的公开信,提出要改变北大现有的招生政策,尝试采用“高考成绩与本校专家面试相结合”的招生选拔方式。周其凤表示,他本人完全同意这个建议,但是考虑到招生改革事关重大,怕考虑不周,因此向全体校友和师生征集意见。

  针对教授们的建议,周其凤校长向全体校友和师生征集意见,甚至可以向全国公众征求意见,足见其谨慎态度。一直以来,高校招生制度只停留在“体制内变化”范围内,“唯高考分数论”始终不变,其体制性和制度性弊端暴露无遗。尽管有很多弊端,但是多年难见体制性的变革、本质性的突破、核心层的颠覆。面对高招如何改革,各大高校都在观望、等待,不越雷池半步,中规中矩,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笔者认为,冲破高招的“制度篱笆”,突破高招的“体制壁垒”,北大是比较合适的选择。“五四”以来,北大精神就成为精神启蒙与学术自由的象征。并且,该校在高招体制内的改革已有所突破——率先进行自主招生、大类招生、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等。如果说,一直以来,北大进行的是高招改革的“量的积累”,那么,现在该到“质的飞跃”时刻了。尝试采用“高考成绩与本校专家面试相结合”的招生选拔方式,是对“唯高考分数论”的彻底颠覆,跟之前的改革有本质性区别。

  高招改革契合“大学精神”,甚至是一次大学精神的“唤醒”。“大学精神”的本质特征就是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大学精神”的沦丧,让诸多高校成为“墨守成规”的围墙。难怪有人评价时下的高校和高考教育:中国的高等教育已失去了脊梁,泯灭了精神,只余下赤裸裸的追名逐利。还有人直指其弊端:由一个部门垄断办学,用一个固定的模具把学生铸造成同一规格的产品,导致了“千校一面”、“万人一格”的局面,从而抹杀了人才的差别,束缚了他们的个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国高等教育体制诟病已久,岂能任由其“病入膏肓”,要有所突破,从招生入手不失为明智之举。

  温家宝总理曾说,“一所好的大学,在于有自己独特的灵魂,这就是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笔者认为,高招改革呼唤先行者,北大率先进行招生改革是一种责任担当。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有句名言:“只要我们共同记忆那些丑陋,总有一天,我们能将丑陋转化成美丽。”我们记忆着、憎恶着大学的“丑陋”,但是不能默默地等待着“总有一天”,而要创造条件“将丑陋转化成美丽”。高招改革的破题,是大学向美丽迈进的重要一步。(王旭东)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分享到:
[发布者:dongdong]
  相关阅读:  ·科技部:人才评价不与论文和经费数量过度挂钩  ·教育不公阻碍穷二代向上流动 致贫者愈贫  ·郑州教育局要求老师布置作业前自己先做一遍  ·动辄成千上万 高额学费未必换来高质量教学  ·考生家长要求清华须认真回应“破格录取”质疑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