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应由最懂得学术规律的人作出学术判断 对于退出学术委员会一事,徐显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是“很自然”的事。徐显明认为,行政权力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和侵害了学术与民主的权力。“我退出学术委员会,就是希望能给学术更大自由,推动行政权和学术权分离。”徐显明说。 学术委员会主要行使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审议、学术决策和学风维护等职能。徐显明说,在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关系上,学术委员会行使的学术公共权力,本质是判断,而校长行使的行政执行权,本质是处理。学术判断追求的是接近真理,行政管理追求的是公共利益与公共秩序,两者有本质上的不同。“应由最懂得学术规律的人作出学术判断,而校长并不是最佳人选。”徐显明说。 山大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江学者”赵国群教授认为,校长退出学术委员会,是把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分离的重要举措之一,是高校去行政化的应有之义。学术水平是大学的生命线,作为评议学术水平的机构,学术委员会理应由有学术造诣和良好声誉的学者组成。 “说校长的退出让学术委员会摆脱了行政干扰,并不是说行政本身干扰了什么,而是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或多或少会受到对方行政职务的影响。”赵国群说,如果校长在评议现场,大家说话时可能会有所顾忌。如果没有了行政职务的影响,在进行学术评议的时候,大家同意就是同意,不同意就是不同意,完全靠学识来判断,这样也可以提高学术委员的积极性。 在徐显明看来,校长应该是一个好的“制片人”。大学的管理就好比是拍一部电影,制片人是校长,任务是出理念、出钱,保障拍摄顺利;院系的负责人是导演,任务是启发演员“演好戏”,而教授才是电影的“主角”。校长、院长与教授的关系,就好比是制片人、导演与演员的关系,他们间的关系是扁平化的,而不是层级制的。 真正实现“官学分离”还需很多工作 采访中,很多专家教授为校长退出学术委员会叫好。但也有专家认为,校长退出校学术委员会,只是在高校去行政化的路上走出了第一步。高校官学不分的根源在于体制不健全,校长退出学术委员会并不能解决高校行政化带来的所有问题。 山东高校科学管理学会秘书长宋惠国对记者说:“校长退出学术委员会,只是第一步,真正实现高校‘官学分离’,还需很多工作。” 山大晶体材料研究所所长、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陶绪堂认为,校长退出学术委员是去行政化的一个积极举措。在目前的情况下,暂时还做不到教授治校,至少应该从教授治学开始。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校长退出学术委员会,对高校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分离能起到多大作用还有待观察。“现在很多高校的学术委员会就是一个摆设,一年开不了几次会,而且很多时候是在行政部门及行政领导的要求下才开会,并不是作为学校独立的决策机构在履行权力。” 熊丙奇说,要真正做到把学术的决策权还给教授,学校的行政权力服务于学术权力,就要把人事任命、学术资源和经费配置等重大事项交给学术权力来决定。高校推行“官学分离”,必须进行伤筋动骨的改革。简单地讲,就是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推行学术自治、教授治校。 据了解,山大于2010年年初开始着手裁减不必要的行政机构,探索用“大部制”改革的办法破解高校部门、职级过多的弊端,整合组建了扁平化的学术研究部,将现有的47个学院划分为六七个学部,形成学术组织,全部由学术权威、知名教授组成。徐显明告诉记者,山大正在起草制定大学章程,初稿已经完成,目的也是规范大学的政治权力、行政权力、民主权力和学术权力之间的界限与关系,推进依法治校。
|
[发布者:yezi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