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产学研用锻造“大化工”人才 北京化工大学校企合作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 近日,在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创新论坛上,来自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大四学生孙旭龙带着自己设计的课题《高耐热环氧树脂杂化体系研究》作报告。孙旭龙告诉记者,根据研究成果做出的材料,其耐高温温度从200℃提高到350℃。这个项目的成功得益于学校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的资助。 北京化工大学王芳书记介绍说,多年来,学校密切与企业的合作,使教学、科研、生产相互渗透,构建了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重点、校内外人才培养基地相结合的教学实践体系,使学校成为培养大化工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 产学结合——企业成校方“孵化”基地 北京化工大学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联合国家工程中心、1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承担了大批国家级科研项目。学校教务处处长姜广峰说:“学校的科研实力对企业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有助于实现新技术与新成果间的转化,也为学生创造了大量实习机会。” 丁基橡胶是一种战略物资,国外少数公司长期垄断了丁基橡胶生产技术,并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为此,燕山石化于1998年引进意大利技术,但由于技术不成熟,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针对生产中的问题,燕山石化公司、北京化工大学共同组成了产学研攻关小组。北京化工大学负责基础、应用基础研究,燕山石化公司负责技术放大、工程建设以及生产过程出现的问题。经过多年攻关,双方共同研发的新技术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2002年8月至2005年7月,共节约成本、增加利税5亿多元。这项技术开创了我国丁基橡胶高效生产技术的先河,使我国成为掌握丁基橡胶生产关键技术的国家。 除了与企业加强科研合作外,学校还采用多种方式与烟台万华、大连冰山橡塑机械有限公司等80多家企业建立综合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派学生到企业实践。学生以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为目的选择论文与设计内容,不断提升产学的相互促进,其中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占论文比例的21%,企业课题占15%。 由于科研成果能够转化为企业经济效益,企业主动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优化过程,从未来人才知识结构的顶层设计入手,针对生产一线的变化和需求,确定课程体系。今年,学校又聘请4名企业工程师成为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对培养计划作动态调整。同时,学校还聘请20余位重点单位的领导担任学生职业发展导师,促进了人才培养、职业规划与社会需求的有效结合。 研用一体——成果轻松转化为课程 在北京化工大学,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项目、教学内容,把工程中形成的成果应用到学生培养上。 第一批国家级教学名师张常群教授开设的计算化学课程,起初只是3个研究团队开发的科研项目。然而,从2003年开始,这一研究成果开始进入高年级本科生选修课课程,形成教材后又在全校推广,如今已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在科研和教学结合上,北京化工大学的教师们颇下了一番功夫。由于教学、实验内容可能相对滞后于科技的快速发展,教师们在科研基础上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教学设备。自制实验教学设备不仅满足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且还转化为产业化生产项目,被中科院等3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采用。 自1997年以来,化工原理实验室将科研成果引入实验教学,开发出流体流动阻力、动态过滤等10余种实验装置及相应软件,直接用于本科生教学,受益学生年均1200人。 在学校精馏实验室,整整齐齐地摆着各种教学实验设备。国家级教学名师杨祖荣介绍说:“从1997年开始,老师们就开始自制教学设备,虽说是经费有限,但也培养了青年教师的能力。”从掌握技术原理到制造教学设备,需要诸多环节,每套设备的制作都吸收10名左右的本科生参与,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目前,北京化工大学的自制仪器设备已经形成了大化工系列和大物理系列,涉及大化工实验全过程。根据教学和科研需求开发的多功能过程与控制实验系统和仿真实习系统,已经在浙江大学等70多所学校、科研单位和企业使用。 学研交叉——本科生介入前沿实验 北京化工大学的人才培养定位是大化工拔尖创新人才,这要求在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置中有所体现。为此,学校为学生搭建多层次、多类型、多元化的人才成长“立交桥”。为鼓励个性发展,学校压缩专业必修课学分,减少方向过细、过专的课程,形成了“基础+X”型培养方案,其中“X”可以是专业领域的前沿、实用性强的课程甚至是其他专业课程。 为激发学生科研兴趣,学校在新生中开设研讨课,授课教师有学术名宿,亦有科研新锐,有长江学者,亦有“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为高年级学生开设专业前沿课程,由教师介绍课题与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同时,科研团队要接收本科生来实验室或校内外科技与产业研发基地实习、参加科研团队的科技活动、完成毕业环节、实施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 应用化学专业学生潘军清,本科时对电池颇感兴趣,被安排进入实验室,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如今,他已经成为学校的名教师,不到30岁的他,已在电池领域小有名气。 从2004年开始,学校启动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在“基于兴趣、自主实验、重在过程”的原则下,这一计划已成为本科生提前进入实验室的媒介和培养创新思维的平台。目前,学校已基本建立起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学校每年举办启动会、开题以及中期检查、成果展示等活动,2007年成为首批进入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学校。 据姜广峰介绍,学校每年额外投入100万元用于本科生科技创新活动,成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仅2010年就有1000多名本科生参与申报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300多名学生的80个项目获得资助,16项成果入选2010年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计划成果巡回展。 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因材施教、优才优育。从2004年起,学校开办了理科实验班,3年完成本科学习任务,5年完成硕士、8年完成博士培养。2004级理科实验班学生师建军正在清华大学攻读博士,他说:“实验班使我们具有了坚实的理工基础,培养了探索未知的兴趣、独立思考的习惯。” 北京化工大学依托产学研结合,使更多学生参与到科学研究和创新性实践活动中,拥有了更宽松的个性化发展氛围。学校以实验班为基础的“大化工类创新人才培养基地”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2007年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大化工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2008年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
[发布者:dongdon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