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布了近期实施教育体制改革的15个重点及参与改革试点的地区和单位,标志着新一轮教育改革试水起锚。 纵览改革试点内容,无一不切中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解决城乡幼儿“入园难入园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社会公众对学前教育需求迅速提升,幼儿园“入园难入园贵”的反映越来越强烈。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不少家长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在幼儿园挂号排队,入园难可见一斑。幼儿园收费昂贵堪比大学也广受诟病,月收费超千元在许多城市已司空见惯。而在广大农村,学前教育则呈现大片空白。据教育部统计分析,上幼儿园又难又贵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投入严重不足。 新的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明确政府职责,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目前围绕学前教育的专项改革确立了四个重点,并在全国18个省市区展开试点。 一是政府加大投入,完善学前教育体制机制,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即政府直接投资举办幼儿园;二是探索鼓励社会力量办园的措施和制度,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三是改革农村学前教育投入和管理体制,探索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途径,改进民族地区学前双语教育模式;四是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 记者采访中注意到,不少地方政府已出台了支持学前教育的措施。有的地方拟定了公共财政出资建设幼儿园的计划;有的地方提出补贴民办幼儿园、购买社会服务,以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办幼儿园,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同时加强幼儿园资费价格管理,降低收费标准。 以均衡治择校,以规范促减负 长期以来,中小学“择校热”、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等等一直是公众反映突出的教育难点。如何破解义务教育阶段的这些难题,备受关注。新一轮教育改革明确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多种途径解决择校问题,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基本方略。 如以天津、山西等9地为试点,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探索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试点目标为,城乡学校硬件配制将基本趋于一致,师资等软件开展交流,缩小城乡间教育设施、教学水平的差距。一些教育界人士解读该政策取向认为,实行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一方面是农村学校要达标,另一方面是城市财政再富足,学校也要朴素,而不能奢华。 近年来,安徽铜陵、四川成都、河南郑州等多个地方积极探索符合地方实际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途径。他们有的创新体制机制,实施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际交流制度,有的实行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学校的办法。在新一轮改革中,教育部确定在天津、河北、河南等多地,推广先进经验,鼓励更多创新,探索更多有利于教育均衡发展的途径。 在减负方面,广大中小学生和家长对改革充满期待。辽宁盘锦、江苏南通等地将作为首批试点,试点的重点是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改进考试评价制度,探索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途径和方法。同时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将重点研究制定义务教育质量督导评价标准,改革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办法,建立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制,探索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办法,以求从根本上消除阻碍素质教育发展的内在因素。 |
[发布者:yezi]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