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庞艳香,2000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工作,并多年担任学科教研组长。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认真,注重对启发、合作、探究式教学的研究和应用,深受学生喜爱。她积极探求高效互动的教学模式,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成绩突出。连续三年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师”,在2008年市级说课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她的《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新课标下数学教师角色的转变》等多篇论文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如何提高试卷讲评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提高课堂效率》等多篇论文在省市级论文评选中获奖。 在比赛观摩现场,庞老师的说课过程处处充满了教育智慧,彰显着高效课堂的魅力。新课导入、案例设计、教具准备、重难点提示等都堪为范例,在会场上受到评委会的赞赏。在走访中,庞艳香老师对比赛时的场景进行回顾,并向我们做了简要介绍。 10月16日,我参加了“第五届全国高中青年教师数学优质课观摩与评比活动”。我说课的题目是《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得到了评委和观摩教师的认可。下面,我将当时说课的主要环节简要梳理一下。 一堂课就是一次探索之旅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也是如此。一堂课若刚开始就没有吸引力,学生就会感到兴味索然,课堂效率就会很差。“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教师都很重视导课的艺术,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唤醒学生“沉睡”的思维。用欣赏的目光注视课堂的每个角落,让学生大胆思考和发言,课堂就会灵动起来,教和学就都会进入最佳状态。 我利用教材中“旗杆及其影子”这一熟悉场景导入新课。与他人不同的是,我将其做成flash动画,包含笑脸太阳、旗杆、随太阳变化的影子、可旋转的直线,以动代静,更加形象地展示了这一情景,很好地活跃了课堂氛围。然后,我又利用“怎样竖旗杆”这一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始本节课的探索之旅。 设计“猜想”环节,放飞思维 猜想,是根据一定目的在头脑里独立形成新表象的过程,是创造想象的前奏。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正因如此,猜想在知识探究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它是学习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猜想激励着学生活跃思维,创造性地对问题进行探究。 在突破“确认判定定理”这一难点上,我设计了两个环节:猜想定理与确认定理。设计“猜想定理”这一环节,是为了让学生将比较模糊的知识先大胆提出来,让思维主动出击,并得到最大限度的锻炼。为更好地完成这一环节,我自制了操作性很强的教具:框架式长方体模型。俗话说“眼见为实”,我们要接受一件新事物,能够直观地看到是很重要的。通过演示教具,我可以让学生亲眼看到“线面垂直”可以转到“线线垂直”上来。 一个美丽的长方体框架 伟大的物理学家麦克斯韦说过:“实验的教育价值往往与仪器的复杂性成反比,学生用自制的仪器,虽然经常出毛病,但它却会比用仔细调整好的仪器学到更多的东西。”自制教具是教师自身科学知识与教学经验、操作技能的结晶。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能够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而设计制作,融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为一体。在日常教学中,我和学生经常动手设计、制作教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活跃思维,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创新意识与合作精神。 本次授课在教具选用上,我没有采用普通的长方体做教具,而是自制了一个框架式长方体。我用废弃的输液管和小卡子做成一个长方体框架,然后在框架外的各平面贴上彩纸,以区分各面。在贴彩纸的时候,我用的是双面胶,它的黏性不强,使得揭下彩纸这一动作很容易做到。 在演示完“长方体的侧棱垂直于底面”后,我将彩纸一片片揭走,就用框架很好地演示了“长方体的侧棱与底面的边也垂直”。借助这个模型,学生能够很快将视觉形象“抽象”成了本节要学的知识。在我演示时,所有评委和观摩的教师都看到了这个美丽的教具魔术般地“变身”,他们都十分吃惊。我的演示课结束后,几位老师拿着这个长方体框架左看右看,爱不释手。 解决来自生活中的问题更有趣 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尽可能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在生活中找到原型,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促使学生能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尤其是几何问题,有些同学的立体感不是很强,在纸上的图形总是难以与相关定理联系。因此要创设现实中的生活情境,让数学知识更具形象性,让学生学得更有趣。 在例题选择上,我没有采用教材中的例题,是因为感到它的数学味道太浓,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亲自编设了一个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解决:现有一根高8米的旗杆AB,且在旗杆顶部A点挂着两条长10米的绳子,请同学们思考:用什么方法来将你的旗杆垂直竖立在地面上。此题正好与开始时提到的问题相呼应,不仅让学生应用了刚学的知识,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生此时也会因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而愉悦、兴奋。 把问题留给学生去发现 许多老师认为每节课都要把知识讲清楚、讲明白,这样才算是一节好课,其实如果讲得太清楚、太透彻也未必是好事。一节课上得天衣无缝、无懈可击,那么学生还思考什么?所以,我认为一节好课应该给学生留有“漏洞”。学生会怀疑“老师错了?老师的话有漏洞?”经过思考,学生用理论证实了自己的结论。他会觉得老师都没注意到的问题却被他发现了,会有一种成功的“窃喜”。当然,老师在这个时候也要让学生充分展示一下他的发现,让他知道自己的发现是有价值的,让他充分地体验成功的乐趣。如此一来,学生便会觉得自己很有能力,从而增强了自信。在以后的学习中,他会十分认真地听老师讲课,寻找老师的“漏洞”。这样,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培养了他们敢于怀疑的精神,敢于向权威说“不”。 在确认定理环节,学生折纸之后我设计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如何翻折才能使折痕AD与桌面垂直?第二个问题:由折痕AD⊥BC,翻折后垂直关系不变,即AD⊥CD,AD⊥BD,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得到结论——“两条相交直线能确定一个平面,所以当直线垂直于两条相交直线时,便会垂直于两条相交直线所确定的平面”。 随后,一些同学便会对第二个问题及答案产生联想:两条平行线也能确定一个平面,我们能不能说“若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两条平行线,则直线垂直于平面”呢?这一问题非常有价值,它引导学生再次陷入沉思,并将本节课推向高潮。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答问题,不仅达到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思考不同深度问题的目的,还使课堂逐步向“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这一目标靠拢。 总之,新课改下的数学课堂多以问题启发、引导学生,让学生的思维能够在多角度得以呈现,并且教师不轻易加以评判,尤其是面对学生错误的思考方法时,教师并不马上予以纠正,而是让学生亲自去试试,然后再回头反思自己的方法“为什么不行?”“怎样才行?”这样的课堂才是新课程改革下的高效课堂。而且,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教材,不能生搬硬套。以上便是我在熟读教材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些独特设计,其目的就是为了辅助教学,能让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感到知识能让生活变得更有趣,学习就是在享受生活。 |
[发布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