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农学专业招生越来越热,录取线一年比一年高。可本科生毕业后,下基层愿去农场工作的不到一半。在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成立十周年之际,“二十一世纪农业教育机遇与挑战”国际研讨会在南农大召开,农学人才培养成为会议上的热门话题。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园长丁艳峰告诉记者,“粮食危机”、“食品安全”……近年来农业问题逐渐成为热点,伴随而来的原本冷门的农学专业招生大热。2010年农学专业30名本科新生中29人都是满足第一志愿,理科录取线359分,文科录取线354分。然而这些高分人才经过四年本科学习后,半数以上选择了读研 ,进而出国深造,回国后多半在科研院所工作,真正下基层,担任农业技术骨干的还不到一半。“去农场收入、待遇都不错,比如连云港东辛农场今年一下招了40个大学生。第一年收入有6—7万。如果下农村创业,承包农场,一年收入可能超过10万。”
丁艳峰认为,农学毕业生“下不去”,问题出在农场偏僻的地 域和管理体制上。“前者是无法改变的,学校在积极引导的同时,建议地方政府能给予农学毕业生下基层更多的优惠和保障,包括收入、福利、发展前景等方面,增加吸引力。”
丁艳峰告诉记者,学校已与江苏农垦集团签订双向协议,输送学生到农垦集团下属农场实践,为更多大学生下农场铺路。在会议上,40所国内外高校还达成“南农共识”,促进世界各国农业的多元合作、推进世界作物科学发展和农业人才培养。(邵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