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科教新闻 > 正文
高校特聘教授:"大学需要的不是大腕,而是大师"
作者:王鑫昕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0-10-12 09:25

选秀明星当上副教授的新闻很快在网络上广泛传播,质疑的声浪盖过了支持的声音。记者看到,在腾讯网转载的一篇报道文后,在互动栏目“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中,有590人选择了“搞笑”,41人选择了“无聊”,36人选择了“愤怒”,24人选择了“高兴”。呼伦贝尔市的一位网友留言感叹:现在的教授也没标准了,悲哀啊!

  网友“落雪是花”在博客中写道:将明星请进校园,媒体自然也就会聚焦过来,这种无形的广告作用对于学校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好事情,反正以前我对四川音乐学院是没什么印象,现在起码我知道这个学校了。

  中国青年报记者在四川音乐学院校园随机走访了一些学生。两名大一女生正看着一场校园音乐会海报,被问及对谭、王二人担任副教授的看法,两位女生抿嘴一笑:那都是来挂个名的吧。

  钢琴系一位年轻女教师则认为“很正常”。“人家台风那么好,来上课对同学们挺好的。对明星自己也有好处啊,在艺人的身份之外,还能在学术界有个名头。”

  几年前,郎朗受聘成为四川音乐学院客座教授时,这位女教师还是四川音乐学院的学生。尽管后来她再没见过朗朗来上课,但她依旧认为,“郎朗能成为自己学校的客座教授,觉得好荣幸”。

  有网友曾在百度贴吧“四川师范大学电影电视学院吧”发帖,表达对“李湘担任客座教授”的看法。

  网友“沧海一粟”说:经验不是做一个教授的先决条件。一个教授,首先要对该门课有一个系统的理论的认识,而李湘在这方面无疑缺乏得很,要说经验,农民比任何人种地的经验都丰富的多,可并没见哪个农业大学聘请农民伯伯来当客座教授。名人效应而已,用不着解释。

  另一位网友说:不能因为一个人是名人,就来个一俊遮百丑。让其破格上大学、破格上研究生、破格拿博士学位、破格当教授,这种现象是一种腐败,是一种文化腐败,是急功近利、浮躁社会带来的一种不正常现象。凡事应该有个标准,这个标准应该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不应因为有的人名声显赫就给予其所有的光环。一个学者用半生的拼搏才能获得的甚至有些还无法获得的职称头衔,就这么简单地让名人拿到,这不是对文化的亵渎是什么?不是文化的悲哀是什么?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向中国青年报记者讲了一个有趣的例子。某高校邀请某知名教授担任学校的兼职教授或顾问教授,这位教授问道:我“顾问”什么?“兼职”什么?问得校方领导一头雾水。

  高校为什么热衷于聘请明星当教授?熊丙奇分析:“事实上,有的高校聘名人当教授,不过是名声上的需要。这些高校的动机很明显,请院士,无非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资源;请官员,无非是为了建立好的外部关系;请明星,自然是为了炒作学校形象。”

  “聘请明星当教授,有的是在饭桌这样的社交场合谈妥的。”熊丙奇说,这些行为往往没有经过学校学术委员会等学术机构的讨论和批准,而是由行政领导决定的。如此随意地聘请明星当教授,对教学、科研往往没有实质效果。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法研究中心主任余雅风副教授,则把某些大学聘请明星当教授看作是一种“不正当竞争”。“大学的竞争比的是学术水平,比的是学生培养质量,比的是对社会的贡献,有的大学想靠名气来扩大学校知名度,不符合大学精神。”

  她还指出,高校虽然有自主聘用教授的权利,但不应该凭某个特长就聘一个人为教授,教师法规定当教师是要一定的资格的,博士入校还要经过教师培训呢。明星来当教授,能不能保证教学时间和质量,还有待商榷。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胡光伟教授,则对部分高校聘请明星当教授的行为进行了抨击:“如果明星达不到教授的水平,高校却真给评了个教授,那这所大学就太庸俗了。”

  “何必要加个‘名誉’、‘客座’的定语呢?老百姓不懂那一套,只知道你是教授。”胡光伟指出,高校热衷于请明星当“教授”,体现了一些大学文化的庸俗,是教育产业化的恶果。高校聘请明星当“教授”,双方各有所得:高校无非为了扩大知名度,有利于招生等工作,明星也在名利之外,收获了一顶学术的头衔。

  “事实上,大学需要的不是大腕,而是大师。”胡光伟说。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分享到:
[发布者:dongdong]
  相关阅读:  ·男子车上伸“咸猪手”被拘 女子作证竟被母亲骂哭  ·80后闪婚闪离日渐增多 父母插手干涉成诱因(图)  ·邵阳副县长因沉船事故免职 家属公布遇难11人名单  ·舟曲学生受基金会承诺捐助4年 款项1年即停  ·幼师工资不如保姆难留人 公办民办月收入差四千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