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本年度揭晓仪式将从4日起陆续举行,颁奖仪式将于今年12月初举行(10月4日《楚天都市报》)。
每到诺奖揭晓时,总会引发国人纷纷议论。所“议”之事,是国人何时登上诺奖领奖台;所“论”之事,则是国人为何总是远离诺奖得主的宝座?尤其是诺奖揭晓,没有国人上榜时,总有不少人为此深感遗憾,忿忿不平。
毫无疑问,诺奖得主是在各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能获得诺奖对学者及其国家都是莫大的荣誉。但是,国人不应将诺奖看得过重,诺奖自有诺奖评判的规则,受名额及规则的限制,面对全球众多的科技精英,并非人人都能够得奖,这很正常。得了奖,表明你是全球顶尖的人才,没有得奖却不见得你不优秀。只要在各自的领域对人类做出了贡献,对推进社会进步发挥了作用,即便得不了奖,也是国家的福祉,人民的福祉。
中国有没有世界级的大科学家、大经济学家?肯定有,而且还有不少。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包括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等等,无不包含着众多科学家的智慧和心血,无不凝结着他们的辛勤劳动和巨大付出,中国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快速发展,正得益于这些精英们集体智慧的释放。
所以,又到诺奖揭晓时,不用过度的去追求有没有国人获奖,诺奖所体现出来的科学精神远比奖项本身更有价值。干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比单纯的去追求诺奖更为重要。只要我们脚踏实地,辛勤耕耘,创新发展,造福于民,在诺奖的舞台上,终归会由一个“旁观者”成为一个“参与者”。(唐卫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