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科教新闻 > 正文
研究生招录闹剧不除科技创新难有希望
作者:黄冠  来源:京华时报 发布时间:2010-09-28 14:18

华中科技大学拟清退307名超学时研究生,其中相当部分是企业高管和政府官员,还有少数名人。此中透露的信息,值得关注。

  所谓“超学时”,指超过最长学习年限4年而没有完成学业。一次性大批清退超学时研究生,可见近年来硕士生招生宽进之害。从1999年起,中国大学迅猛扩招。一些大学为了追逐经济利益和知名度,竞相“破格”招录一批有钱、有名却没有学历、没有时间上课的人。以被保送的体育明星为例,进入硕士班前大多是中小学的学历水平。

  清退超学时研究生,是一出由大学导演的闹剧。闹剧背后,不仅有大学破格招录研究生破坏教育公平的问题,更有一些人为了装点门面、为了升迁而混文凭的丑态。当下,有一句顺口溜:“没有毕不了业的硕士,没有考不上的博士”。于是造就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最近十几年,一些官员从函授文科大专生一跃变成某重点大学的硕士、博士文凭。这种闹剧一日不清除,科技创新难有希望。

  “宽进严出”是国外高等教育招生、培养的主流模式。比如,在德国,为保证毕业生的质量,各大学和专业都保持着一定的淘汰率,有的学校淘汰率近50%,有的专业淘汰率高达90%。而我国则是典型的“严进宽出”,几乎所有高校的毕业率均在95%以上。研究生被破格招录后,随随便便就能毕业,教学任务难免要打折扣、走形式,教育质量和学生水平也就难以保证。

  不久前,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在华中科技大学指出,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研究生培养机制至今仍是主流,严重影响了研究生质量,应该下工夫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步伐,从根本上调动研究生和导师的创新积极性,让研究生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

  长期以来,我国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为主体的科研系统,却在各自独立和封闭的系统内部进行,与生产系统没有形成交会点,形成“两张皮”的局面。中国科技论文总数在2007年首次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然而这些论文却不具备产业化生产能力,无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要提升我国科研整体水平、让研究生成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当前的研究生招生体制,必须克服研究生招生过多过滥的问题,严进严出,宁缺毋滥;推进科研为导向的导师资助及负责制,让研究生真正参与到科技创新的实践中;严打学术、教育腐败现象,推进教育公平,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否则,大学热衷于批发文凭,研究生能够轻易地拿到学位,哪有心思去搞科研?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分享到:
[发布者:dongdong]
  相关阅读:  ·男子车上伸“咸猪手”被拘 女子作证竟被母亲骂哭  ·80后闪婚闪离日渐增多 父母插手干涉成诱因(图)  ·邵阳副县长因沉船事故免职 家属公布遇难11人名单  ·舟曲学生受基金会承诺捐助4年 款项1年即停  ·幼师工资不如保姆难留人 公办民办月收入差四千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