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教师节刚刚过去,华中师范大学校长马敏给本报发来文章,呼吁高等教育界应重拾亲密的师生关系。 上月,马敏参加教育部高校工作咨询会。临近教师节,国内许多高校掌门人谈及当下较冷淡的师生关系,有人与他讨论教师节该不该给老师送礼的问题,他有所感触,写下了这篇文章。 他说:“其实,在我看来,教师节最应该讨论的,倒是如何在大学中重建那种令人值得回味、神往的自然而亲密的师生关系,让大学回归育人的本位和本质。” 曾与老师下河洗澡讨论学问 马敏认为,师道不仅是学问之道,还应包括为人之道、成长之道;解惑也不仅仅为学业之惑,更应为思想之惑、人生之惑;老师不仅是业师,而且是人师,即人生的导师。 他介绍,这种平等互动、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在以前的大学中普遍存在。他回忆,他1977年刚考入华中师大时,历史系在京山分院办学,当地青山绿水,颇有古时书院之风。当时师生同吃同住,老师的寝室就在学生宿舍旁边,学生请教起来十分方便。 夏日黄昏,师生相约到附近小河中洗澡,讨论的却是高深的学问。有时,学生还会和老师同到鱼塘游泳比赛。读研后,马敏跟随老师游学,遍访长三角的历史名师。读博期间,他和同学们每周一次聚在章开沅先生家中,边品上一杯清茶,边上讨论课,“至今回忆起来仍记忆犹新,不知从中受到多少治学的启发、心灵的慰藉”。 如今师生关系“渐行渐远” 马敏说,当下大学办学条件得以改善,但师生关系却“渐行渐远”。老师上课来、下课走,行色匆匆,很少与学生交流;老师叫不出几个学生的名字,学生有时也叫不出老师的名字。 他说:“如此隔膜的师生关系,其直接后果便是那些我们曾引以为自豪、曾无限留恋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也随之荡然无存了。如此,大学还成其为大学吗?” 他认为,究其根本,在于功利主义办学倾向。他呼吁,以科研成果和项目资金为唯一衡量标准的量化评价体系要改一改。大学必须回归本位,育人必须成为大学第一要义,将时间和空间重新还给师生,让他们能够自在、从容地去重建密切的师生关系,拾回那些已然飘逝的关于大学的美好记忆。 只给新生装空调 “元首”嫉妒直发飙 恶搞版《帝国的毁灭》述说武大空调事 本报讯(记者李佳)“凭什么新生一来就有空调房啊”,“元首”颤巍巍地取下眼镜,连珠炮般发飙了。昨日,记者在优酷网上看到一段恶搞版《帝国的毁灭》视频。这一视频发布伊始,就被武汉大学学子疯狂转载。 视频取材于反思二战的电影巨作《帝国的毁灭》,“希特勒”在办公室中最后的呐喊,向周围的人表达自己常年没有空调的痛苦,以及对武大只有两栋宿舍楼安装空调的嫉妒和愤慨之情。 视频中,“希特勒”还对校园生活大发牢骚:“图书馆位置抢手,每天早上6时30分起床还不敢吃早饭。”他嚷嚷因用书本占座却被收书,“常驻座位”被捣掉时,更是气急败坏。这让学子忍俊不禁却又会意一笑。 武汉大学今年一项调查显示,“寝室何时能装空调和热水器”是武大新生最关心的10个问题之一。暑假期间,该校在工学部五舍和湖滨八舍两栋宿舍楼率先安装空调。 在与新生家长面对面时,该校副校长黄泰岩曾表示,目前学校正在加紧改造电网,下半年110千伏变电站有望建成。电网改造成功后,将争取让愿意住空调房的每个学生都如愿以偿。 据了解,2004年讲述希特勒最后时刻的影片《帝国的毁灭》是一部讽刺喜剧片,第一次从人性的角度表现了这个一直被视为“魔鬼”的独裁者。希特勒听到史坦纳将军没有发动进攻时,愤怒地咆哮,这一段常被网友借用,借“元首之口”,配上字幕,表达对就业难等的不满。 |
[发布者:dongdon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