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哈佛、耶鲁、牛津等名校开放课程引爆暑期网络 足不出户,也可上“洋”大学? 事件回放 与哈佛教授面对面探讨何为正义,与耶鲁名师一起剖析心理、金融和哲学话题……现在,这一切不再是美国常春藤名校学生的专利,国内学子也可以通过网络获得这些名校的优质教育资源。 这个暑假,在国内一些视频网站上,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牛津、麻省理工学院等一些国外名校的公开课程,受到不少国内学子的追捧,下载频率和速度,堪比一些大片,一些课程的点击量甚至超过了《百家讲坛》。还有人说,今后“在家里就可以上耶鲁”。而那些自发下载并收看这些高校开放课的网友,则被称为一“网”情深的“网课族”。 这些开放课程讲的是什么?如何跨过语言与版权的障碍?它们带给我们的是知识的更新,还是学术霸权的另一种表现?这样一种方式,将对国内教育带来怎样的影响? 语言版权双通行 “听”课热火朝天 某搜索网站的首页上,耶鲁大学开放课程是热门搜索的关键词,《博弈论》、《基础物理》、《1871年后的法国》等十几门课程提供免费下载。 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麻省理工学院已经开始向网络发布开放课程。一些名校课程也曾散落在一些小型网站和论坛上,但都因为语言问题,乏人问津。直到现在,这些课程经网络字幕组的翻译,才得以在国内大范围传播。 人人影视字幕组(YYeTs)的负责人梁良说,他们目前的翻译进度是每周一集,还准备再开四门新课。 “从前由于语言障碍,很难坚持听下来,尤其是哲学、语言类课程。现在我一天能消化两三节课。”有网友留言道。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刘敏说:“以前没有字幕的时候,我只是偶尔随便扫几眼,觉得这些资源无法利用真的很可惜,现在我能根据自己的喜好随便下载。” 版权问题是字幕组的“心病”,而耶鲁大学网站上则明确标示:这些课程都是开放式资源,只要不用作商业用途,人们可以自由下载和使用。“比起翻译美国影视作品来说,这些教学课程视频的版权问题更让我们放心,翻译起来也更有成就感。”梁良说,虽然难度加大,但知识接收量增多了,传播知识的责任感也不一样了。 难以你来我往 输入与输出不平衡 在耶鲁大学开放课程《心理学导论》的第一堂课上,保罗·布鲁姆教授就语出惊人:“这是耶鲁建立‘世界学术霸权’的大计。”虽然博得哄堂大笑,但这并不完全是一句玩笑。 世界名校的开放课程对展示其自身的学术风范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些学生看过后甚至萌发了出国留学的念头。“我真想有一天能坐在牛津古老的大教室里聆听这些课程,这跟在国内上课的气氛不一样。”中国政法大学大三学生王贝加这样憧憬着。 然而,目前能下载到的开放课程,基本上都是文化艺术类,而理工类与高新技术类,则并没有出现。 “这些大学不会将自身的核心课程放上网络,最代表大学精神的学科是难以向外开放的。大学的这种做法,侧重点可能更在于对人才的吸引,毕竟大学有其生存发展方面的考虑。”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杨慧林教授这样解释。 中国高校开放课程也做出了不少尝试。其中,北大中文系与新疆石河子大学等高校建立了同步课堂项目。浙江大学、武汉大学、郑州大学等一些课程,也都被录制成视频放到网络上,但影响力却远不如国外名校的开放课程。 武汉大学单波教授说:“国内高校有一些很不错的课程,但是由于语言的限制,很难被介绍到国外去。”郑州大学李凌凌副教授认为,不少国内学校可能担心共享会淡化校内校外的差别,使知识优势受到冲击。 谈到输入与输出的不对等性,网络字幕组一些人也深有感触,“我们不仅需要国内大量优秀的视频资源,同时也需要海外留学生的大力宣传,而这两点目前尚无法达到。”梁良表示。 强传播弱交流 前景尚不明朗 世界名校公开课程这股风潮,是否会成为技术时代新的学习趋势呢? 李凌凌表示:“我认为这会成为一种趋势。因为它符合互联网开放共享的精神。” 杨慧林对此则不以为然:“其实,美国的一些学者,尤其是人文学科的学者是反对这种做法的,因为大学的教育核心不在于硬性的课程输出,而在于与整个大学的精神、环境、气质相互磨合、交融的一个过程。”耶鲁大学的网站上也明文规定:开放课程的目的不是复制耶鲁大学的教育模式。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罗伯特·贝拉教授曾表示:“知识是不可能瞬间传输的,这样会把大学的性质改变。这样的一种模式间接阻隔了学者和学生之间知识交流的过程,而交流的过程比知识的接受更加重要。” 网络公开课程强传播、弱交流的特质引起了教育者们的注意。哈佛商学院的一个博士生帕哈里亚,与四位来自开放教育领域的朋友共同创办了一个网站。在这个网站上,学生可以找到与自己同上一门课的学生,就课堂上遇到的问题与学习心得互相交流。 “我虽然不觉得名校的这种模式会成为一种主流趋势,但的确是课堂学习之外的一种有效补充。”杨慧林说,知识传播与学术研究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网络无法代替传统的学习方式。尤其是人文学科的一些学术性研究就不可能依赖网络,网上的资料来源很多都需要经过考证。” 薛立·卡刚是耶鲁大学哲学系教授,他的《死亡》课程赢得了墨西哥、伊拉克、韩国、中国等粉丝的追捧。“我认为,并不是每个人都可能会去想15年后,这样的教学模式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卡刚说,“当然就算按这样的规模发展,那也很不错。” 针对当前这股追捧国外名校课程的热潮,也有一些人表示担忧。“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固然是学生求知欲在网络开放时代的释放使然,另一方面恐怕也反映出我们的教育缺乏学术和文化自信,以及必要的国际视野。”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洛父(化名)表示,相比于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客观性,人文社科则往往与一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意识形态密切相联,“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些国外的公开课,基本都是带有该国鲜明特色且无关痛痒的课程。所以,一些人担忧这是另一种的文化霸权与文化渗透,并非没有道理。对此,我们也应提高警惕,因为,知识有效共享的前提,是思想的独立与对等。”
|
[发布者:wuhui] | |||
|